新编红色题材现代晋剧
《永祚霞光》
演出时间:2023年4月27、28日
演出地点:太原工人文化宫
演出单位: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
在纪念太原解放74周年之际,由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排演的新编红色题材现代晋剧《永祚霞光》在太原工人文化宫成功首演。该剧是继原创剧目老中青三部曲《褐马鸡与少年》《花落花开》《守护夕阳》之后,学校精心打造的又一部主题鲜明、文旅融合、彰显戏曲本色,教学演相得益彰的原创红色题材剧目,对于新时代戏曲艺术教育如何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范本。
传承红色基因 文旅深度融合
《永祚霞光》是红色故事和旅游景区文旅融合的一次全新实践。《永祚霞光》中的永祚寺,民间俗称双塔寺,“凌霄双塔”作为古太原城的八景之—,是太原的地标建筑。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占地面积12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永祚”二字取自《诗经·大雅·既醉》:“君子万年,水锡祚胤。”《尔雅·释古》说:“永,长也;永,远也。”《说文解字》说:“祚,传也;祚,福也。”《晋书·乐府》说:“永祚,犹远祚也。”“永祚”意寓“永远传流,万世不竭”。寺内有明代牡丹“紫霞仙”,“紫霞仙”是古代名称,诗人元好问有诗曰“天上真妃玉镜台,醉中遗下紫霞怀。已从香国编熏染,更怕花神巧翦裁。”近年来,太原以双塔寺为中心打造了主题公园,成为广大游客旅游观光打卡之地。该剧的推出,通过戏曲的形式,让双塔寺走入了观众视野,“以文彰旅,以旅彰文”,为传播红色文化,红色景区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该剧以倒序的形式,从“避难永祚寺、慈心泊天地、庙会巧周旋、英勇抗劫难、永祚树丰碑”5部分,跌宕起伏,讲述了晋绥八分区游击队长等人和永祚寺僧人、紫霞母子联手抗击侵略者,拯救戏班孩子的感人故事。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晋绥八分区联络站的东乐园剧社,立于抗日第一线,演出抗击侵略者的剧目,积极宣传救国救民道理,不料遭到叛徒出卖,被鬼子围剿追杀,使剧社孩子们陷于危难。经过斗智斗勇、巧妙周旋,他们终于在永祚寺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延续了红色血脉,保住了革命火种。该剧由校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编导王小东,青年编导李雅洁担任编剧;王小东担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导演赵祥、一级导演张芬导演;国家一级作曲孟文、张朝阳担任音乐唱腔设计,艺校师生共同演出。
(紫霞 孙丽芳饰)
深入生活,深入基层采风是艺术创作的必修课。在创作前,编导到剧中涉及的地点进行了采风调研。晋绥八分区关头村驻村工作队还邀请编剧到古交关头村深入农户采风。剧中将八分区抗战事迹与晋剧艺术传承巧妙结合,全面体现了新时代艺校师生的扎实功底。剧中无论是剧情还是地名,看起来都让观众感到十分熟悉。剧中提到的双塔寺、西铭、玉门沟、王峰乡圪垛村、晋绥八分区革命根据地,都是太原现有的地名,而且有几个还是比较出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个地方都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这些无形中给剧情增添了立体式的厚重感。剧中提到的双塔寺庙会,俗称“爬塔会”,有着浓郁的地方风味的民俗节庆,每年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也是现实中就有的一种民俗。该剧立足本土,熟知本土民俗风情,剧情似再现当年场景,给人感觉很接地气。编导深谙太原历史,深谙戏曲编导艺术,把太原的红色历史故事和地名巧妙地联接起来,带入感很强。现场观众久违的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
(李梅英 李婷婷饰)
新编现代晋剧 更显戏曲本色
《永祚霞光》秉持了晋剧剧种的艺术特色。该剧前后采用倒序的形式,以葫芦头爷爷给孩子们讲故事为开头和结尾。故事开启,紫霞是贯穿全剧的灵魂人物。她原是一名戏班演员,因丈夫在战争中遇害,她无奈之下,领着儿子平安来到了父亲曾经种牡丹的永祚寺,法空师父收留她母子在寺里。从她保护戏班的孩子们,到发现葫芦头发高烧,在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背着葫芦头去就医,又领着孩子们去庙会,到儿子平安被鬼子拿刺刀刺死,紫霞(孙丽芳)的唱段由平缓,到深情,再到悲愤,高亢激昂,甜美圆润的唱腔,随着剧情的发展,贯穿了全剧。如一场她出场时的唱段“满园中国色天香牡丹娇艳”,嗓音甜美,把自己的遭遇和法空师父如何搭救她母子的心情,表达的婉转生动。第二场孩子们睡觉时的摇篮曲“风儿吹,夜儿照,孩子们睡得香”唱得抒情悠扬又舒缓。最打动人心的,还是在第四场,儿子平安在与敌人搏斗中英勇就义。响彻天际哭声和着唱,让人揪心。“止不住伤口血我心如箭穿”曲调高亢,记忆深刻。游击队队长李梅英的唱段听起来柔和中带着刚强,有现代女性的知性美。法空的唱腔“敬佩你舍己救人生命献,敬佩你无私无畏冲在前”似有传统花脸唱腔之韵味,形象地刻画了他慈悲为怀的修为。
剧中人物性格鲜明,立体生动。苦大仇深的紫霞,英姿飒爽的晋绥八分区游击队队长李梅英,救人于危难的法空,还有那个为了救戏班孩子而遭到不幸的春生叔叔,小次郎、疤瘌眼等反面人物也刻画得入木三分,为剧情增色不少。戏班的孩子们个个是交通员,情报员,表演都很认真。剧中还具有针对性、给戏班的孩子们量身揉入了“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引人注目的是孩子们的一身功夫。刀枪把子功、旋子功、翻跟头,在几场里,都有很好的表现。如一场的刀枪把子功;二场的旋子功,翻跟头;五场的翻墙等等。三场庙会的舞狮,也非常有特点。舞狮是当地民众逢年过节进行的一项特色活动。几位演员的灵动表演,让在场的观众欢呼不已。
(疤瘌眼 郭旺饰)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总导演王小东、导演赵翔、张芬,他们都是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班的同学,有着相同的经历和价值观,这部剧是3位导演的智慧结晶。二场紫霞背着葫芦头去看病,跑圆场似传统剧目《走山》般,用虚拟的手法,把风雨雷电下奔跑的情景意象化地表达出来。小葫芦头是剧中最小的一位演员,体重约有60多斤,可背着转来转去,对于紫霞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考验。师生们为戏曲艺术不断探索,不断拼搏的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和反响。该剧的音乐设计有着晋剧特有的味道,主题曲婉转清扬,旋律流畅,贯穿始终。唱腔音乐符合人物形象,能为人物表达情感增色。舞台设计运用现代技术简单明了。服装设计轻盈别致,造型还原当时场景,有着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体现。
深耕晋剧艺术 师生教学相长
教学和演出相长是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的优良传统。据《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春秋》载,成立于1957年的太原市戏剧学校(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前身),首任校长丁果仙。当时,市戏校大班生在6年学制后,也就是1961年,排演了“三大”《打金枝》《杨门女将》《薛刚反唐》,“四小”《小宴》《打瓜园》《见皇姑》《扈家庄》,进行了巡演,书中记载“大班演出团先后辗转川、滇、黔、桂、粤、湘六省区,25个市(州县),行程一万八千余里,演出二百一十七场,为期一年零一个月。”通过记录,就可以看出太原市戏剧学校的首批学生,就已经开始实践演出了。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新一届的大班、二班、三班等戏曲学生也都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剧目排演和演出。
2004年以来,艺校师生紧跟时代脉博,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始了原创剧目的排演。他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创造力,排演了老中青“三部曲”,取得良好成绩。这几部剧目都是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为底色,以社会现实为突破口,着重描写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生动故事。2014年,创作的《守护夕阳》是戏曲领域首部以关爱老年人、反映老年人生活、生存状态题材的剧目,在当时引起社会共鸣,入选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2008年,创作的大型晋剧《花落花开》通过小事件揭示了只有家庭和谐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哲理,展现了新一代农民和社会上各种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参加全省现代戏新创剧目评比展演并获奖。2004年创作的儿童剧《褐马鸡与少年》以深刻的环保主题,讲述了7个少年保护褐马鸡的故事。参加了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展演,参加文化部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并获奖。原创剧目的创新与探索,参加各种演出和实践,为艺校师生打开了更宽广的视野,为戏曲艺术教育和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了新的时代风貌。
(校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编导 王小东排戏中)
传承和发展始终是艺校人永恒的话题。也是组织完成老中青“三部曲”的党支部书记王小东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课题。2023年,在太原解放74周年之际,王小东又自编自导,组织艺校师生齐心合力,不辞辛劳,不分昼夜,历经数月,倾情打造了《永祚霞光》。他说:“打造这部剧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个舞台,让学生们得到锻炼。希望把这台戏成功搬上舞台,为双塔辉煌,为迎泽区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太原文旅融合做一些事情。”山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著名戏剧评论家郭士星说:“太原历史悠久,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太原增加这样一个剧目,对于宣传太原的建设,宣传双塔、宣传锦绣太原,宣传山西,非常有好处。而且对于培养戏曲人才、对于戏曲教育都有好处。这个戏运用了好多戏曲的程式,文的武的都有。对于培养戏曲人才,是非常好的一种办法。让青年教师演戏,要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有扎实的基本功。”近20年来,校党支部书记王小东作为一线艺术教育工作者,组织完成了4部原创剧目,在艺术教育和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这种具有专门性、寓教于戏、生动立体的演出实践,势必也会让师生们在互动中加深对戏曲艺术的感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舞台总监 戏曲科科长 王瑞麟)
(导演张芬、总导演王小东、导演赵祥)
《永祚霞光》充分挖掘太原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发生在太原永祚寺的红色故事为主题,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红色故事,推动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红色题材戏曲的新编既是对当下人们的红色教育,也是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经济的文化助力。该剧的排演,为如何传承好本种戏曲特色,促进教学和实践,培养新时代戏曲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经验;为讲好红色故事,继承革命先辈精神,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让红色基因转化为勇担历史使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具有深刻而现实的意义。
作者:高红花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太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