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的简单应用,而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既是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具象化、系统化呈现,同时也是一种新业态、新产业。它不仅实现了农业数据可视、远程诊断、精准感知、灾害预警等智能化管理,还重塑农业生产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等方面蕴含着巨大潜力,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也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智慧农业发展离不开数字乡村建设
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当前,农业农村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不论是较早前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还是不久前出台的《“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山西省“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规划》都强调,数字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高点,也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并把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山西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智慧农业学院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杨武德教授表示,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数字乡村的建设,更离不开智慧农机的参与。《山西省“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规划》对智慧农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现有的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加装基于北斗、5G的定位导航系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高精度远程作业监控系统、智能数据采集终端设备,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推进畜禽水产养殖装备、果园机械化装备、设施农业装备、农产品初加工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围绕农田精细平整、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等环节,积极引进研发符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的智能系统和高端复合智能农机装备;积极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机供需对接、智能作业、维修诊断、安全监控等市场化信息服务;推广应用手机App、人脸识别、补贴机具二维码管理和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完善农机化管理服务平台。
目前,我省晋中国家农高区的智能农机装备园正在建设中。杨武德表示,智能农机装备园的建设意味着所有的作物都要形成智能农机系统,所有的产业包括种植业、加工业、畜牧业都要实现全产业的机械化,平原地区、丘陵山区都要实现智能农机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农民由原来的单一种植,转变成为可以学习更多技能、向更宽阔的领域去拓展就业。
一批农业大数据管理系统已经上线
农村建设智慧农业,对于网络基建、数字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我省已建设5.9万个5G基站,5G网络已经覆盖了100%的县城城区和100%的乡村镇区。到今年年底,全省还将再建设3.31万个5G基站。
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越发活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王元杰副研究员介绍说,大数据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目前,我国种业、国土、林草、耕地等领域的一批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安全等标准相继建立;生猪、棉花、大豆、油料、糖料等一批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标准农田、农药兽药、新型经营主体等一批农业大数据管理系统已经上线。
2015年,太谷成为我省第一个智慧农业的试点区域。2018年,全球的生猪养殖业陷入空前危机,为了解决在栏生猪的疫情实时监测、早期预警等问题,太谷金铭农牧科技公司总经理魏强利在猪场里安上一台台小小的智能摄像头和轨道机器人,并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被称为“猪小智”的数字基础设施。在这个智慧养猪场,目前养着2000多头猪。魏强利说:“以前清点猪只都是人工的,里面到底有多少,点数也点不清。现在通过这个系统,每一头猪的采食量、健康状况,用了多少疫苗、药,吃了多少料,可以精准地控制。”
智能终端可以通过智能B超仪和背膘仪等手持设备连接,采集数据上传云端统一管理,方寸之间实现对母猪测孕、调膘的有效指导,每头生猪都尽在掌握。未来,猪脸识别功能也将上线,让这些相似性很高的猪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档案,这个猪是几胎,多少日龄,以及它的健康状况如何,一扫便知。魏强利说:“向客户销售种猪不需要基因检测了,直接通过猪脸识别,哪一头是晋汾白猪,哪一头是长白猪,哪一头是大白猪,一目了然,客户可以百分百放心了。”
杨武德表示,智慧牧场的核心技术,一个就是识别模块和传感模块的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另外就是利用环境控制技术,实现对饲养过程的监测和控制、疫病的监测和控制,链接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智能系统。
智慧农业重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
除了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也可用来做专业的分析应用到产业发展中。
小米卖到一百六十元一斤!凭啥敢这么自信?秘密藏在溯源码里。武乡就是这种小米“出生”的地方。为了确保有机品质不打折扣,武乡搭建了一套可视化的生产溯源管控体系——“谷语系统”。“谷语系统”,就是让谷子会说话,通过摄像头和大屏幕,实时共享田里降水、光照和土壤情况。除此之外,武乡还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乡村e镇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电商—追溯”各个环节数字化改造,每一粒黄澄澄的羊肥小米,都将拥有专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数字化溯源体系的建立,影响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有农产品的生产者。杨武德介绍说,通过农产品追溯系统,就能找到是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生产会更规范、质量更有保证、销售更加顺畅。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就更放心。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链条比较多,生产商、批发商及零售商,时间过长也增加了成本。现在的智慧零售让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利益方各司其职、利益分享,形成了销售和消费的良性对接。另外,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也通过这些新模式的应用得到了很好解决。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对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杨武德说,智慧农业的未来图景是立体化感知、数字化设计、智能化装备、工程化应用。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智慧农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就是基础数据一个库、农情监测一张网、农作处方一套图、农田作业一条链、智慧管理一片云。
本栏目内容源自山西卫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