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科技赋能+机制创新:打通固本强基的最后一公里 小程序推动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大难题

2023-02-13 16:30:45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213日电(记者 王永霞 通讯员 张福生)  每天下午,临汾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董文都会将“农村分级分类工作”小程序录入情况统计表发在交警大队长工作群里,并对“五项任务”完成较差的大队进行通报,支队主要领导也会根据工作进度进行点评指导。

“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数据指引,每日一统计、每周一通报、每月一排名,通过科技赋能和机制创新,在临汾市实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创新举措,打通补齐短板、固本强基的最后一公里。”董文介绍,临汾市山区面积大、公路里程长且线性结构差、加之警力不足与机动车及驾驶人增长速度快的矛盾不断凸显,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占全市事故亡人总数的50%以上,成为公安交管工作的最大短板。

2022年以来,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农村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由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实施“五色预警”,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村规模大小、交通安全因素,完成对全市2112个行政村和960个社区的分类管理工作,小程序在“固本强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一村一警一平台”“一台三书两通报”工作机制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分级分类工作,实现了农村道路交通管‘线’向管‘面’的转变,重点做好纠违法、查隐患、搞宣传、强管理、送服务‘五项任务’,这些全部可以用小程序来完成。”董文介绍。

村口高高耸立的“电子哨兵”、处处可见的限速和禁停标志,农户门口悬挂的十星评比标识牌、农村交通安全“两站两员”投入工作、包村交警利用“说事议事开放日”宣讲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走进距离临汾市区80多公里的安泽县府城镇飞岭村,记者看到分级分类管理工作已见到明显成效。

“飞岭村紧挨241国道,坡陡弯多、车流量大,过去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飞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文利说,随着分级分类管理举措的落地,村里这几年都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有效避免了因事故返贫的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平安保障。

“飞岭村是一类村,农用三轮车保有量大,我们利用小程序可以实现注册一批、备案一批和报废一批的‘三个一批’管理。”飞岭村驻村交警张国林边演示边兴奋地说,“以前入村走访需要填写一大堆纸质表格,台账制作耗时耗力且标准不一、应用不强,现在通过小程序实现了一键录入、一键生成、一键管理,底数清、情况明,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针对性防范管理工作。”

科技赋能、机制创新,伴随着临汾交管“云警务”的不断升级,5G+移动警务车辆轨迹管理系统、“一企一警一平台”创建、整合雪亮工程在农村安装“电子哨兵”、通过政府补贴回购符合报废标准的农用三轮车和线上线下微信警务室、“警种分类型”的党建实战化转型……一系列聚焦提高工作质效、便民利警的警务机制创新和警务技术革新成果在临汾市各级公安机关不断涌现。

“交通安全管理小程序”被公安部、全国总工会评为“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后,曹国刚和战友们信心更足了,“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政治引领、目标导向,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固本强基”、城市道路“靓城提质”要求,大力强化数据引领和科技赋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编辑:】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