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长的“沃土”。优化营商环境,稳住市场主体,是当前稳住经济基本盘、稳住市场预期的重要一环。2021年我省“一枚印章管审批”步入法治化轨道。随后,我省又从“一枚章”集中审批向“一件事”集成服务迭代升级,打造“一件事一次办”的营商环境。在产业培育、环境要素保障等方面,也推出一系列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新举措,千方百计让更多的市场主体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精简审批流程
释放政策红利
2021年,《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审批条例》施行,为全国首部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有数据显示,“一枚印章管审批”后,我省各市县审批局平均压减事项20%、办理时限压减50%、审批环节压减51%、申请材料压减55%,审批效率实现了显著提升。随后,我省又印发了“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施方案,给市场主体带来更加良好的办事体验。
在小店区政务服务大厅,“我要开诊所”“我要开饭店”“我要办社保卡”等“一件事一次办”套餐主题服务有100多项。在这里,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提交“一套材料”、“一次”办成事已经成为现实。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行政审批管理处副处长张胜介绍,我们充分发挥集成审批优势,梳理出了“投资项目一件事、企业运营一件事、公民个人一件事”,这几大种类的一件事,打造成了100多项套餐。把过去多个部门或一个部门多个科室的业务事项进行充分整合,取消不必要的审核环节,形成新的一站式办理流程。企业群众只需要填报一张表单,提交一套材料就能一次性办好各种证照。
在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当中,我省在政务服务领域推出4方面改革举措,分别是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跟着项目走、突出数字赋能、突出精准服务。张胜介绍,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我省充分运用“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集成改革成果,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为每个项目拟定一套审批专属服务方案,真正让企业做到“一次申报、一单告知、一站办结”,帮助企业快速完成项目审批,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在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过程当中,推出“免申即享”,通过规划建设涉企政策一站式发布平台,企业只需要登录就能找齐所有的惠企政策,努力使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企业无需主动提出申请,无需提供佐证材料,就把相关奖补资金直接打到企业账户,使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盘活要素资源
优化服务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需要在优化服务保障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盘活要素资源,完善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这也是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
在省生态环境厅出台的强化市场主体环境能耗要素保障的措施中提到,“要坚持优先支持,重点倾斜。将环境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绿色传统产业倾斜,优先支持重大转型项目建设。”这为优质的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多环境容量空间。但同时也提到:“明确所在区域污染物排放指标确有困难的,由省级储备指标统筹解决,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刘仲琼表示,通常建设项目建成投运,会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有可能会影响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为了确保新建项目上马新增排污量不会导致区域环境质量恶化,规定新建项目办理环评手续时要依法取得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为提升市场主体环境要素服务保障,提高市场环境要素配置效率,明确省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项目所需排污指标所在市县保障确有困难的,可跨市进行交易或由省级储备指标统筹解决。刘仲琼认为,这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可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正向牵引和反向倒逼作用,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绿色发展。
在强监管的同时,也在为企业松绑。刘仲琼介绍,优化执法方式,采用遥感、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用能监控和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持续推行“非现场”执法监管;实施正向激励,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及时纳入环境执法的正面清单;实行容错执法,对首次轻微违法的免罚,对轻微违法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污染后果的免罚,对无主观过错的免罚;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企业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依法暂缓或者分期缴纳;实施差异化管控,针对不同治理水平和排放强度的工业企业,实施科学精准的差异化管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企业环境绩效水平整体提升。
组建工作专班
推动政策落地
为了让好政策尽快落地生效,我省组建工作专班,在“单月会商、双月研判、季度调度”的工作机制下,确保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完成任务。据介绍,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共有6个督导组,覆盖全省各厅局、各市县单位。把工作要求细化形成326项任务清单,6个督导组成员通过跨部门协调工作,对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副局长、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连建林表示,专班的重点在压实了各方责任。通过实施清单化管理,逐项对照市场主体倍增“48条”“78条”,细化形成了配套326项任务清单。目前,各项政策正在逐步落实落地。一季度,全省减税降费149.97亿元,其中,减免小规模纳税人税费21.07亿元,惠及68.09万户。截至4月底,全省19家主要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986.13亿元。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补贴2546.87万元,发放自主创业社保补贴240.35万元,最大限度援企稳岗,更好激发了创业热情。
如何确保督查、评估见到实效?连建林表示,在完善督导考评体系方面,正在抓紧修订《山西省营商环境考核办法》,把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纳入对各市和省直部门考核。与此同时,强化督导考评,实施好定期调度、每月通报、季度评估、半年督查、年终考核等机制。倒逼各级各部门主动领责认账、加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细。常态化收集解决市场主体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下一步,将强化督导调研帮扶,组织专班各组深入市场主体广泛开展调研,重点聚焦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文旅康养等特殊困难行业,切实推动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加快实施、惠在点上、利到实处。总之,将切实发挥好专班牵头抓总作用,坚持量质并重、量质齐升,全力抓好政策落实,着力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努力让市场主体生得快、长得大、活得好。
本栏目内容源自山西卫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