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动力电池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迈向新阶段

2021-12-31 16:01:38 来源:新华网

2021年前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累计产量已超300万辆,产业市场化发展迈向新阶段。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品力提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在政产学研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动力电池生产规模、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成本得到显著下降,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技术基础。

一、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飞速发展。支撑新能源汽车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更快的充电速度与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在补贴大幅退坡的背景下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主要体现在:

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提升。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超50家动力电池配套企业,有效总产能由2016年63GWh/年上升至350GWh/年。前11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到188.1GWh,同比累计增长175.5%,全年将超过200GWh。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产业签约在建产能已超1500GWh,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供应保障。

二是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已达先进水平。单体能量密度从2012年的150 Wh/kg提升到300 Wh/kg,系统产品能量密度最高达到205Wh/kg,成本下降85%左右,支持车辆续航里程最高超1000km;充电速率明显提升,部分车辆已具备3C快充能力;安全防护有效改善,涌现出“刀片电池”“弹匣电池”等创新技术和产品。与此同时,产品竞争力提升也助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全球装车量前10名的动力电池企业共有5家中国企业。

三是产业链配套不断完善。我国已建立电池材料供应体系,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已完全实现国产化供应,产品性能与成本水平位居前列,并实现海外布局和大规模出口。铜箔、铝箔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全套生产装备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关键工序的装备国产化率达84%。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持续推动关键材料循环利用。完备的产业链条为动力电池性能提升与成本下降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政策科学引导下,产业链上下游通过多年来紧密协作,打造世界级电池产业高地,书写产业协同发展新篇章。

一是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动力电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自产业发展初期便深入开展宏观战略制定和顶层设计。在产业发展的各关键阶段,先后在整体规划、行业准入、技术提升、回收利用等领域推出重要政策,明确产业发展思路,推优扶优,不断完善政策管理体系,并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等新能源汽车政策中对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做出了明确指引,对我国动力电池健康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二是要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打造“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等行业关键共性问题协同攻关平台,指导成立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面向行业共性问题促使建立产学研联合攻关机制,加快新一代动力电池的研发,形成发展合力。由政府牵头,行业组织联合汽车企业和电池企业,共同制定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共同制定动力电池通用技术规范,明确电池产品的设计、制造、储运、回收要求,促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要以市场需求为最终导向原则。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始终以市场导向为核心。一是合理引导电池性能提升,在产业发展早期补贴政策通过提高能量密度指标有效激励续航里程提升,根据市场发展形势与企业反馈意见,2020年起补贴政策不再提高能量密度指标要求,鼓励电池技术多元化发展;二是严把动力电池安全关,在行政管理、行业倡议和企业研发等多维度提升产品安全水平,提振消费者购买信心,有效加速新能源汽车产品市场化推广进程。

三、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未来愿景

在碳达峰、碳中和宏观背景下,未来几十年将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将迎来进一步发展。

一是我国将保持动力电池市场化应用领先地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早、投入高,除市场规模持续领先外,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化推广方面也具有领先优势。国内企业CTP、刀片电池等先进应用技术,同时在车电分离、V2G等新型商业模式方面也已率先开展探索,市场化应用进程显著领先,未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将有望与新能源汽车一起,通过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融合发展来迎接能源和交通变革,保持动力电池市场化应用领先地位。下一步,要坚持市场导向牵引研发创新,优化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提前开展新一代先进技术研究;探索通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或社会资本和产业发起设立相关基金,持续支持动力电池新型商业模式构建。

二是有望培育3-5家国际性动力电池企业集团。在产品技术与成本优势加持下,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走出去”取得显著进展。前10月我国动力电池出口量18.2GWh,同比增长405.8%,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兴起,未来产业有望培育出3—5家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的国际性电池企业集团,全面参与全球化竞争。下一步,一是要尽快制定我国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方法论和数据库,并与国际接轨;二是优化完善动力电池产品出口海、铁、空、陆运输规范,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全球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是产业将建立优质稳定的供应保障体系。现阶段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已具备较为成熟的自主供应体系,产业链已初具规模,随着下游产业需求迅速提升,建立优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下一步,要加快推进盐湖提锂、无钴材料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减少贵重金属依赖;加快推动退役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布局,打造循环经济提高电池全生命周期使用价值。(作者系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华)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