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40年来,曾经的荒山秃岭逐渐绿意勃发,爱绿、植绿、护绿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如何才能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优化提升全民义务植树行动?前不久,全国政协召开“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优化提升”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委员、专家和国家相关部委的负责同志齐聚一堂、深入交流、建言献策。
“城市可植树场地较少”“养护是个难题,树苗成活率较低”……为了提高协商针对性,会前,全国政协开通了主题议政平台,近200位委员发表意见建议388条5万余字,负责承办此次远程协商会的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还函请北京、湖南、广东三省市政协协助开展了相关调研。委员们了解了现状、看清了问题,建言资政更加精准。
“植树活动并非刨坑、填土、浇水这么简单,不同植物对水、肥、光、温度都有不同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农学院院长周剑平建议,相关部门强化组织协调,提供及时有效服务,在组织种植活动前开设一堂植物课,帮助人们科学植树,避免种植苗木规格过大、种植密度过大、片面追求景观效果等问题。
据了解,198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效推动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但随着时间推移,全民义务植树的目标任务、实现形式和参与途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多位委员建议及时修订《办法》,做好顶层设计,提高管理水平。
“建议根据市场化、网络化特点,制定义务植树管理和配套新机制。强化对义务植树尽责率、成活率的考核评价,杜绝义务植树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副主委潘明说。
“赞同委员提出的尽快修订《办法》的建议。”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说,下一步,财政部将积极配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做好修订工作,研究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
除了谈规划,讲好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中国故事、破解全民义务植树经费困境、解决城镇居民义务植树“找地难”问题等具体问题也是委员们思考、建言的角度。“建议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多种平台,用有说服力的案例和数据讲好如何植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编辑兼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说。
回应、互动、交流,协商会气氛热烈、务实高效,不仅有助于相关部门工作,更促进了委员知情明政,提高建言履职能力。协商会现场还通过手机连线了正在江西上饶广丰区鸡公山中国邮政马家柚种植基地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
“我身后的这个基地是集义务植树、乡村振兴和邮政惠农服务为一体的造林绿化项目,目前已带动了9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刘木华建议,进一步发挥好企业参与义务植树的重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