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南大里乡:景美人富精神足

2021-03-30 09:32:24 来源:山西日报作者:周明飞 李昊泽

袅袅升腾的蒸汽下,几朵干枯的菊花在热水的浸润中,舒展开蜷缩的花瓣,变得饱满润泽,一股清淡的菊香随之而来,让人不禁想到“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的诗句。

“来,快尝尝我们这儿产的菊花茶,包你回味无穷。”3月26日,夏县南大里乡北大里村村民丁有狮热情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丁有狮是个种菊大户,家里的8亩菊田,不仅让他摘掉了“贫困帽”,还走上了致富路。“去年菊花品质特别好,价格最高,预计收入不下四五万元!”

一个贫困户,敢一下子投资8亩地种菊花,依靠的是村里的扶持,北大里村不仅把菊花种植纳入产业脱贫计划,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举措。种苗免费领取、技术免费培训,每人每亩还给予500元资金补贴。

“低风险,稳收入,只要肯干,哪有不致富的道理。”像丁有狮一样,全村11户贫困户通过种植菊花,已全部脱贫。丁有狮边劝大家喝茶,边发出了赏菊的邀请,“我们村已种植杭白菊、黄菊等十几个品种1200多亩,千亩菊花盛开,煞是好看,到了盛开季节大家一定得来。”

除了菊花,南大里乡按照“山上抓林药、山下抓果蔬”的发展思路,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在山上发展中药材和花椒种植1.8万亩,山下发展设施蔬菜和菊花1.2万亩,特色产业,活了经济、富了百姓,成为脱贫攻坚的“新动能”,吸纳就业的“生产线”和拉动投资的“新引擎”。

收入在提高,乡里人眼光也在提高,私搭乱建的房屋、随意堆放的垃圾、遍地横流的污水成了乡里人的“眼中钉”。

“全民参与,治理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乡镇领导振臂一呼,各村群众便积极响应,“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短短几个月时间,全乡共清理乱堆乱放462处、整治乱拉乱挂122处,改造危旧土房17户79间、清理宅基44户、改造污水管网9160米,道路硬化绿化43公里,同时,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街道亮化等工程,连片打造了南大里、北大里、郭牛、上董和上辛庄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

习惯之变、方式之变,交错纷呈的密集转变带动了村容之变、路景之变、人心之变。“公路、通村路以前是垃圾‘重灾区’,现如今是路面干净平整,行车在路上,让人赏心悦目。”南大里乡南大里村村党支部书记张保国笑着说:“环境好了,家门口坐坐心情都舒畅。”

很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南大里得到了体现。凭借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改善,有着千亩菊田、德兰特色度假基地、果老沟乡村文化旅游等项目的南大里乡成了县里居民旅游的首选,在去年国庆节期间,乡里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4万余人,旅游收入32万元。旅游产业也成为贫困群众就业致富的新渠道。

不但要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每个人都活得充实,活得有价值。对小康的要求,南大里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十三五’规划收了官,全面小康将实现,‘十四五’规划蓝图展,现代化征程开新天……”在南大里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活动室内一片喜气洋洋,南大里乡基层宣讲文艺小分队正在以当地眉户戏的表演方式,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南大里乡长兴村村民李海龙是个老戏迷,他右手有节奏地敲击着大腿,从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对此次宣讲甚是满意。宣讲结束,李海龙意犹未尽:“村里每次宣讲、唱戏、放电影我都会来,现在过日子不仅要管饱肚子,还要管饱脑子。”

近两年,随着乡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硬件”有了,“软件”也跟上了,评文明户、开展讲座,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出台《南大里乡红白理事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每逢春节、重阳节等节日,村民都要自编自导组织文艺活动、开展广场舞比赛、扭秧歌比赛……随之,南大里乡的新环境、新风尚、新理念正在不断树立。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