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陵川: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告别深山 挪出穷窝 安心工作

2021-03-23 15:48:24 来源:山西日报作者:郑璐 吴艳斐

“赶紧吃饭,咱爷孙坐公交买点东西去,蔬菜、牛奶都得买上,再看看你还想买点啥嘞。”3月20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客厅内,照得金光闪闪的,陵川县崇文镇沙上头扶贫移民小区居民李春富早早吃罢午饭,提上了购物袋,便带着外孙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赶去县城。

“以前进趟城很麻烦,从家到县城有近20公里的山路,生活条件差,出行不方便。”公交缓缓前行,69岁的李春富一边搂紧外孙,一边告诉记者,他原是陵川县潞城镇秋子掌村人,由于妻子身患残疾,自己年龄也越来越大,家中承包的土地日渐撂荒,所住的三间土坯房更渐渐成了危房。“过去生活环境不好,一到逢年过节,孩子们都想接我俩进城里去。”李春富说。

“过上如今这样的好日子是在2017年。”李春富至今记得,那一年,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扶下,他家被识别为易地扶贫搬迁户,享受到7.5万元的搬迁补贴,一家人搬到了离县城不远的沙上头村的扶贫移民小区。“现在家里冬天有暖气,做饭有天然气,每年孩子们都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嘞。”提到现在的生活,李春富直言很高兴、很满意。

在李春富居住的这个扶贫移民小区,共有592户2308人,是陵川县最大的扶贫移民集中安置点,也是距离陵川县城最近的集中安置点。2017年,陵川县超前谋划,修建了连通县城与安置点之间的棋山南路与文峰街。2019年10月,随着两条道路的建成通车,沙上头扶贫移民小区正式成为陵川县城建成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陵川县还帮助改造了村内的水、电、路、气、网,扩建了幼儿园、小学,李春富他们也渐渐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陵川县精准发力、因户施策,在全县形成了以集中安置小区为核心、分散自主安置为补充、特困兜底安置为底线的易地扶贫搬迁大格局。目前,全县共建成集中安置小区6个,小型安置点16个,特困移民敬老院2个,19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711口贫困群众通过搬迁走出了大山。

“包饺子对女人来说就是手边活儿,也不需要什么技术,来了就能上手。”这几天,从陵川县古郊乡古郊村搬迁至沙上头扶贫移民小区的郎亚兰在家门口的益之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上了班,每个月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

与郎亚兰一样,从陵川县礼义镇梁泉村搬迁而来的黄桂梅也凭借着自己的裁缝手艺,在刚刚入驻家门口扶贫“双创”产业园的鸿恺服饰有限公司上了班。“每做一件衣服就有一件衣服的钱,只要勤快点,就能过上好日子。”黄桂梅灵活地踩踏着缝纫机,乐呵呵地说道。

陵川县扶贫开发中心副主任秦鹏飞告诉记者,该县积极为各移民安置点引进生产企业、增设扶贫车间等,并派驻了驻点工作队,设立了就业服务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像沙上头扶贫移民小区对面建成了扶贫‘双创’产业园区,就是县里专门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的,并充分考虑搬迁群众实际情况,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已经吸引了6家劳动密集型、生态友好型企业入驻,为搬迁群众提供了600多个就业岗位。”

秦鹏飞说,不仅仅是沙上头扶贫移民小区,在后山扶贫移民小区该县建起了生产足球、橄榄球等球类用品的扶贫车间,带动了近60名搬迁群众每月增收2000元左右;在阳光扶贫移民小区和东壁扶贫移民小区,引进陵川县永辉电子厂,吸纳近50名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在石字岭扶贫移民小区,陵川县在石字岭村内的晋城天成科创有限公司设立了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变身产业工人……

截至去年底,陵川县在各移民安置点周边积极引进了33家企业,在健康适龄劳动力相对较多的7个集中安置点建成23个就业扶贫车间。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按照“一户一公岗”的原则,提供了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697个,真正让一大批居住地点偏远、生存条件差、扶贫成本高的贫困户告别了深山、挪出了穷窝、开启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