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亢、激昂、紧凑的鼓声,时而似疾风骤雨震撼人心,时而又像微风拂面净化心灵……作为壶口斗鼓省级传承人,今年57岁的兰天刚在饱满的情绪驱使下,正用鼓声“述说”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国庆节期间,笔者来到宜川县壶口镇昝家山村,感受了一个民间艺术传承人的“非遗”情结,听他讲述关于壶口斗鼓的渊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些许困惑。
壶口斗鼓是黄河沿岸民间独特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西岸,流传于宜川县黄河壶口沿岸一带。“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这是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也是对壶口斗鼓的写照。
“斗鼓是陕北民间传统鼓舞文化艺术,表现了黄河儿女征服困难的豪情,要发扬好,更要传承好。”地道的陕北汉子兰天刚有着黄土高原人的乐观奔放,他自幼跟随本村老艺人学习斗鼓表演技艺,先后跟随已故老艺人兰庭仁、兰景义等学习斗鼓基本技巧,8岁时已熟练地掌握了节奏,可以和老艺人一起表演了。
在1996年参加省政府组织的“海峡两岸看壶口”大型文艺展演后,立刻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由此,壶口斗鼓开始大范围的排练和演出。经过多年的努力,兰天刚先后在壶口镇桑柏、昝家山、马家、桃曲、丁塬、椿曲等村教授和传习斗鼓技艺。
“不要看斗鼓表演只有鼓、锣、镲三件‘家什’,却能打出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兰天刚介绍说,“斗鼓打击的技巧有正击、轻击、边击、邦击;镲有镲击、抛击、闷击、平击;每种击法还可细分,打法技巧不下几十种。”
随着对斗鼓技艺的深入了解,兰天刚越来越感受到壶口斗鼓的魅力。他将传统配置比例一鼓对一镲演绎成鼓对鼓、镲对镲、锣对锣等不同形式,主鼓指挥,锣主奏,群镲齐鸣,众鼓争威,上百面鼓,成百副镲,共鸣齐奏时,如天地轰鸣,演绎成鼓对鼓、镲对镲,锣对锣等不同形式,给斗鼓增添了无限内涵。
“在表演中,斗鼓者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一队鼓手奋勇挑战,另一队鼓手立即作出回应,用惊天动地的鼓声应战,最后斗鼓在一方取胜的欢快气氛里缓缓的落下帷幕。”兰天刚说,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他还为表演者创造性地设计了舞姿身段。如鼓手有“左右开弓”“穿插对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镲手有“双人对镲”“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叉”“正叉”等。整个场面快如风驰电掣、巨龙腾飞,缓如行云流水、浑然缓水。
为了传承老一辈人留下的斗鼓文化,1997年他成立壶口斗鼓队,2003年成立壶口斗鼓协会并任会长。“队员都是各村村民,平时农忙,斗鼓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兰天刚说,平常他们隔三差五就聚在一起排演,互相琢磨着韵律,敲打中形成了默契、积累了经验。
尽管是一支不折不扣的业余队伍,却演出了“专业”水准。在兰天刚的带领下,壶口斗鼓队走南闯北,参加了各类文艺汇演、民俗活动和专题片的拍摄,从1997年成立壶口斗鼓队到2003年成立壶口斗鼓协会任会长再到现在,参加过山丹丹杯首届农民斗鼓艺术节、黄河颂、黄河大合唱、全国农民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带动兰付学、兰成立、兰东海等贫困户参加表演,每人每年壶口斗鼓演出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壶口斗鼓同样也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2004年宜川县壶口镇政府宣传动员各村男女老少学练古老的斗鼓艺术,把古人流传多年而遗失的民间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出来,并提高改进。2007年,壶口斗鼓被列为第一批陕西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壶口斗鼓队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参加的大型演出越来越多。队员们除了平常在一起研习锣鼓外,在每一次大型演出前,都会集中排练,快速练出相应的曲目。彼时的兰天刚已过知天命之年,但每次演出他都会亲自担纲主演。
谈及40多年的从艺生涯,兰天刚深有感触地说,壶口斗鼓之所以能赢得老百姓的认可,就在于它独具的文化影响力,在于它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打出了黄河儿女征服困难的豪情。“一个人只要用心去打,就能打出真情,打出老百姓喜欢听的音乐作品。”
2017年2月,兰天刚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壶口斗鼓来自民间创作,就一定要走基层、回归民间,让更多的民间爱好者会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它传承下去。”兰天刚充满期待地说。(刘锐锐 田乐乐 李文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