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岛屋顶的太阳能光伏
11月21日,港丽城小区赵女士家中暖意融融,大人小孩身着单衣裤,赤脚穿着拖鞋——来自能源岛的暖流源源不断地送至家中。目前,综改示范区已建起7座能源岛,今冬实现零污染供热面积700万平方米。
位于正阳街的科技创新城1号能源岛,绿化带旁便可看到一对采灌综合井,一口为出水井,一口为回灌井,井深分别为2600米和2700米。“通过钻取中深层地热井,将地层裂隙中的地热水输送至能源岛内,能源岛内的换热系统提取地热水中的热能,再将低温地热水回灌至地层裂隙中。这样的地上、地下封闭式换热系统,实现只取热不取水,为地面建筑物提供永续、绿色的热源。”山西双良再生能源产业集团综改区公司董事长辛瑞江介绍,“整个过程零污染、零排放,水资源零损失。”通过地热能梯级利用技术,75℃的地热水,最终降至5℃,百分之百回灌,实现了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据了解,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能源岛70%的供热采用地热能,剩余30%的供热采用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相变储热等新能源技术,还配置了两台冷凝热回收锅炉作为调峰备用热源,多能互补,比传统供热的单一热源更具稳定性。
唐槐园区能源岛项目,通过地热能替代了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三研究所3台150吨的燃煤锅炉。项目共钻成深层地热井12口,新建和改造换热站12座,是全国第一个深层地热能集中供热站,实现供暖面积65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15年10月投产运行,5年来运行平稳、安全。
综改示范区的能源岛,依旧在快速“扩军”。在“创新绿城”项目工地,一台钻机正在作业。一个月的时间,这里便能建成一座供热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小型能源岛。
辛瑞江表示,综改示范区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潇河产业园区、武宿综合保税区都是公司的特许经营范围,规划供热总面积2亿平方米--在治理大气污染行动中,地热能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统计,按照能源岛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计算,相当于替代20吨的燃煤锅炉40到50座,每年节约标煤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1万吨、二氧化硫1.02万吨、氮氧化物0.49万吨、烟尘0.45万吨,环境效益与植树造林1000公顷相当。
短评
要温暖 也要蓝天
冬季供暖,一头关乎百姓温暖过冬,一头连着蓝天白云,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每到秋冬季,太原便为霾所困——除了不利的扩散条件,冬季取暖所带来的污染排放,也是雾霾的元凶之一。综改示范区的实践告诉我们,温暖过冬与蓝天白云,并不是对立关系。承载着先行先试、改革创新重任的综改示范区,为太原市乃至我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利用更为清洁、高效、稳定、安全的地热能,协同推进雾霾治理、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
据统计,我省的大同盆地、忻州盆地、晋中盆地、
运城盆地、临汾盆地,都拥有大型地热田,可回收地热资源折合标煤约1.4亿吨,即使只取用五分之一,就可实现约12亿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其中,太原市共发现8个地热田,面积586平方公里,可采地热水总量近10亿立方米,可利用总热量折合标煤569.74万吨,是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地热资源最好的城市之一。
要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绿色集中供暖的福利,同时缓解冬季大气污染这一事关百姓呼吸的“心肺之患”“呼吸之痛”,地球送给我们的“礼物”,当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