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钢铁行业运行的向好态势逐步确立,全行业应适时从危机应对转向常态化经营,保持战略定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竞争新优势,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沈彬日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提出,要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抗疫、生产两不误,行业运行保持基本稳定,钢铁产量保持增长,钢铁企业经济效益逐步修复,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行业绿色、智能、创新发展不断推进的同时,中国钢铁产业“走出去”又有新突破。
今年以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用工短缺、施工困难等难题,印尼德信钢铁一期全线投产,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再结硕果。敬业集团成功收购英国钢铁公司,生产经营保持稳定,未来将加大力度升级改造英国钢铁公司的生产设备,提升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中国的钢铁产品持续助力“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泰国东北部成品油干线管道项目的钢材全部来自中国,“宝钢制造”为施工方提供了有力保障;攀钢集团的钢轨远渡重洋,助力印尼雅万高铁建设;本钢集团的螺纹钢被应用于非洲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项目工程。
但现阶段,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升。据中国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的统计,到2019年年底,中国钢铁行业建成和在建的海外综合钢厂项目的合计粗钢产能达1590万吨。
“钢铁国际产能合作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机遇窗口期,需要大力推进。”沈彬提醒,要从中国钢铁产业链全球布局优化和服务中国钢铁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为出发点,统筹发挥各方面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行业协调,推进高水平产能合作,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布局。期间,也要密切关注对外投资对中国钢材出口的影响,把握好对外投资的布局和节奏。
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原料保障问题也需要重点推进解决。今年年初以来,受疫情影响,国际大宗原料价格多大幅下跌,唯有进口铁矿石价格坚挺,在5、6月连续走高后一直维持在100美元/吨以上。
“钢材价格低迷,铁矿石价格高涨,二者相背而行,钢铁行业长期微利甚至亏损运行,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窘境和常态,严重影响了钢铁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沈彬指出,这与铁矿石供应偏紧有关,也与越来越明显地偏离现货市场供需基本面、日益金融化的铁矿石价格指数有关。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上下游合作、全球共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在推动解决钢铁原材料保障方面,沈彬建议,一方面,钢铁和矿山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沟通,保持和扩大现货市场流动性,多利用现货交易平台成交,多采用混合指数定价,不断改进指数编制方法论,提高指数代表性,降低浮动价成交权重;另一方面,应继续推动降低国内矿山综合税费负担、适度提高国产铁矿供给,积极推进海外资源开发,增加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