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科技治“赖”:你有“赖功”,我有“电子封”

2020-07-20 10:19:1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作者:尹平平 吴文诩

1126259091_15952047407371n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在安装电子封条。 受访者供图

站在被债主喷上“欠债还钱”字样的门前,法官王海兵有些无可奈何。他贴的封条又被撕了,查封的房屋又有人住进去了。

作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一名法官,王海兵对这种事情已经司空见惯。有些“老赖”甚至在门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发现王海兵他们过来执法,竟报警称有人私闯民宅。

眼前这个“老赖”同样经验丰富:不仅撕毁封条,还故意焊住电表箱,挡住电表数字,让人无法判断屋里是否有人。

印有国徽的封条,在一些不法分子眼中,仅是一张轻飘飘的纸,想撕就撕。有时候,即使没有人去撕,一场疾风骤雨,足以让封条“灰飞烟灭”。电子封条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难题。

7月2日,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王海兵、梁立刚、李卓名等法官,使用电子封条查封了朝阳区永安东里的一处涉案房产。这是电子封条在北京市人民法院系统内的首次使用。

2020年,湖南长沙、四川成都、上海等地人民法院,先后启用电子封条查封不动产;北京、天津、江苏等地人民法院,也陆续启用电子封条办案。

电子封条这项“黑科技”,已成为惩治“老赖”,提高执行效率的又一探索。

浑身“黑科技”,硬核治“老赖”

和单薄的传统纸质封条相比,塑料材料的电子封条不惧风雨,且厚重很多,适用于不同形式和材质的门。

虽然不同厂家研制的电子封条不尽相同,但是最小尺寸的,也有十五六寸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一样大;大一些的,甚至能挡住普通民居房门的三分之一。

据梁立刚法官介绍,此前一些被查封的不动产房门属于特种门,比如自动玻璃门或者铁栅栏式推拉门,传统纸质封条很难封住。而电子封条一旦安装上,除非使用专门的工具,否则很难撬动。

除了醒目的“封”字,以及“损坏封条,依法追究”“法院查封,严禁破坏”等字样外,在电子封条上,通常有专门位置张贴执行裁定书以及二维码,方便案件相关人员、案外人了解查封原因及现状。

醒目的标识,能对“老赖”形成道德压力。海淀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毛金柯表示:“有时候,哪怕在媒体上公开案件,被执行人都显得无所谓,但来自周围邻居的指指点点,会让他们感到压力。”

电子封条的核心功能,是由其内置的摄像头实现的。所有电子封条都设有专门的摄像头,且多为广角镜头,可以无死角地监控被查封不动产附近的情况。

一旦通过测距装置感应到有人靠近,或者通过震动感应装置发现暴力破坏,电子封条不仅会迅速发出光电报警声,让附近的人听到,还能通过内设的4G物联卡,迅速将现场的监控录像上传至云端存储,并向案件承办人、申请执行人的手机发送警示通知。

王海兵向记者演示,7月4日上午10点55分,微信小程序收到警示通知,显示有人靠近两天前用电子封条查封的那处房产。

收到警示通知后,王海兵迅速调看现场监控,原来是小区保洁人员在附近清洁消毒。虽是“虚惊一场”,足见电子封条的灵敏程度。

功能可拓展,最长5年不休

涉案不动产从被查封开始,到评估、拍卖,整个处置流程少则三五个月,多则近一两年。无论是案件的执法人员,还是申请执行人,都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盯住被查封的房屋。

毛金柯介绍说,有一次刚查封了房屋,被执行人就破坏封条,还把自己八九十岁的老妈搬进屋去住。执行法官只能苦口婆心地讲解劝说,严重影响执行效率。

此前,针对纸质封条被蓄意破坏等涉嫌妨碍公务的行为,执法人员虽有法可依,但往往因为取证困难,显得无计可施。

陈登高是成都首例电子封条查封不动产案件申请执行人的代理人。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案件代理中,多次遇到过被执行人在房产已被查封后,破坏封条并将房屋出租、出售等情况。

“我们也没办法天天到这里看着,这真是我们一直头疼的问题。”陈登高说。

在毛金柯印象中,难得有一次抓住了破坏纸质封条的嫌疑人。据他回忆,被查封的是一个餐馆,餐馆店主带着厨师把封条撕毁后继续营业。执行法官几经周折,调取公共场所的室外监控录像才找到证据,得以将涉案人员拘留。

可是很多被查封的不动产,周围没有监控摄像头,也没法接电和连接网络,不具备安装监控设备的条件。

“在拿不出证据的情况下,面对被撕毁的封条,甚至被破坏的不动产,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作为海淀法院执行局腾房团队的队长,王海兵只能反复带队腾房,一再换锁、贴封条,增加了很多重复劳动。

这些难题,在被陈登高戏称为“门神”的电子封条面前,全都迎刃而解。

电子封条的电池续航能力,根据功能设置的不同,短则3个月,长至5年。其录制的监控视频不仅能够通过4G物联卡,实时上传至云端,发送给案件的承办人、申请执行人等相关各方,还能通过区块链等技术,锁住存证,避免篡改。

毛金柯向记者介绍说,他们正和生产商继续沟通,期待尚处于试用阶段的电子封条,未来能够增加更多功能。

比如,在电子封条的二维码上做加法:有了二维码,即使只是过路的案外人,也可以扫码了解案情。毛金柯考虑,未来是否可以尝试增加其互动性,让案外人能够通过扫码举报线索。案件承办人也可以据此增加悬赏功能,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案件的进展。

海淀法院执行局局长马民鹏表示,电子封条具备GPS模块,如果今后能够广泛使用,可以根据GPS提供的位置,在法院后台指挥中心形成一张可视化地图:每个正在被查封的房屋,都以红点的形式呈现在地图上。相关工作人员如需了解详情,点击一下,既可以观看该处房屋目前的环境状态,又能了解房屋所涉案情和其处于评估或拍卖的哪个阶段,从而实现查封财产的精细化管理。

单价5000元,正好能立案

记者从电子封条设备供应商处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电子封条,单价在5000元以上。在毛金柯看来,这个价格让他们亦喜亦忧。

5000元,正好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立案起刑标准。这就意味着,蓄意破坏电子封条的人,不仅涉嫌妨碍公务,还触犯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更增加了电子封条的威慑力。

5000元的单价,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仅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为例,2019年全年查封的房屋多达2781件,如果为每套进入拍卖程序的查封房产,都配一个价值5000元的电子封条,费用将高达上千万元,这笔钱由谁来出?

有执行法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如果日后推广使用电子封条,不妨由有关部门订立统一的技术准入标准,在允许设备供应商充分竞争的前提下,将服务外包,由申请人通过购买或租赁的方式,分担电子封条的使用成本。

此前,海淀法院针对珠宝、汽车等动产处置的“云拍模式”,就是类似的服务外包尝试。

在传统的评估拍卖模式下,动产的运输和保管流程复杂、成本高。比如珠宝等,不仅运输时需要非常小心,保存时可能还需达到特定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

再比如汽车,如果不进行维保,而只是停在一个露天停车场里,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雨淋,严重影响其性能和价值。法官们并非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运输和维保这些动产时不仅耗神,稍有不慎,还可能造成动产价值受损,财产变现不充分等后果,影响执行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淀法院联合知名第三方物流平台,在全国率先推出执行财产处置“云拍模式”:法官对动产进行查封、扣押登记以后,直接由物流企业完成后续的运输、仓储、报关及成交后的交付工作。

法院查控的财产就像数据存放于云服务器一样,储存在物流企业的仓库中,法官只要远端下达程序指令操作,即可由专业的物流企业完成后续处置流程。

在一起远赴云南边境执行的案件中,海淀法院的执行法官利用“云拍模式”,调动当地的仓储物流力量,仅用48小时就实现了对2000余件各式玉器及玉石原料的盘点、登记、打包及装车工作。这些工作以往法院需要花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把玉石在现场查封后,打一个电话,把快递小哥叫上门,由他们打包,运送进指定仓库进行专业保管。等到动产竞拍后,再让快递小哥将其送货上门到竞拍人手中。”毛金柯说,“不仅我们省事,对竞拍人来说,也仿佛网购了一件东西那样方便。否则他们竞拍成功后,还要到法院来取,我们也要安排专人接待。”

像汽车这样的动产,一般从入库到竞拍成功,大约半年左右,期间全部维保成本是两三千元。相对于价值几十万的汽车,两三千元的维保成本并不算高,却能有效保证汽车的性能,绝大多数竞拍人都愿意承担。海淀法院的“云拍模式”自从2018年4月启动至今,共计上拍车辆标的66件,成交额913.62万元。

相对于动辄价值成百上千万元的房屋不动产,电子封条5000元的价格不算大数目,若采用租用的方式,价格只会更低。因此受访的执行法官建议,未来电子封条的推广,不妨也考虑类似“云拍模式”的服务外包,借助社会力量解决使用成本问题。

【编辑:范蓉】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