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贵州桐梓“下沉”千名政法干部走村入户

——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服务的“温度”

2020-07-13 14:46:24 来源:法制日报作者:王家梁 王鹤霖 黄小林

“今天来主要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次你们协议补偿的8000元,已经汇入你账户了,有空就去查查,另外就是想看看你对这次事情的解决有没有什么看法。”

“没得了,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我的问题,现在事情都解决了,我感到很满意。”

前不久,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楚米镇司法所所长李金富到该镇楚蔬社区王某某家进行回访。在桐梓“下沉”千名政法干部走村入户“访民情、知民意”以来,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只有治安好了,发展环境才好。”桐梓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曾润强说。去冬今春,桐梓县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以千名干部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大服务“五大行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平安桐梓、法治桐梓建设赋予新内涵。

用干部脚板补齐服务群众短板

“我相信你,法官,可以。”近日,桐梓县人民法院第一人民法庭法官陈刚刚收到了一条特殊的微信。原来,在疫情防控期间,双方当事人均无法到庭。承办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通过微信成功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

“调解并非一帆风顺。原告居住地不仅偏远,信号还弱,又不熟悉微信功能,加之法律知识欠缺,给调解带来了重重困难。”陈刚刚感慨道,既然不能面对面地调解沟通,特殊时期只有用特殊的“笨”办法,承办法官分别与原告通话34次、与被告通话9次,一方面向原告讲解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并促成双方形成共识,达成协议,这才有了双方的握手言和。

据介绍,近年来,桐梓县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在推动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同时,通过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搭建“平安桐梓”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了政法机关服务群众小矛盾、小诉求、小隐患、小意见、小困难、小实事“六小”指挥调度功能,提升了服务效能。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干部下基层‘摸实情、听民声、顺民意’,就变得尤为重要。”桐梓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黄美松说。大走访行动,是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首要条件。为此,桐梓县采取工作重心下移、工作精力下沉、资源配置下倾的措施,全县政法干部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甩开膀子,迈开步子,走村串寨,深入田间地头,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贴近群众暖心服务。

截至目前,桐梓县1000余名政法干部累计走访群众21万户72万人次,其中空巢老人、社区矫正人员、留守妇女儿童、信访人员等重点人员走访率达100%。开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土地林权、电信网络诈骗、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宣讲1500余场次,现场接受群众咨询、释疑解惑500余人次。

“我们就是要用干部的脚底板补齐为百姓服务的短板,通过扎实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桐梓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念说。

用精准把脉促进法治乡村建设

2020年1月21日一大早,桐梓县高桥镇周市村委就收到了一幅写着“操心如父母、劳苦比青天”的锦旗,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该县周市村村民张元辉由于修建沼气池,占用了同村何扶财家的老墓地,多年来,两家为此事闹得不可开交。镇村干部借助“五大行动”的契机,对两家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把两家人拉到一起,通过协商和劝说,最终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两家人也和好如初。为此,张元辉、何扶财两人特地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了周市村委会。

记者了解到,桐梓县按照县、乡、村、组“四级网格”管理模式,突出抓住管好人、管住事两个关键点,让人在网格中活动、让问题在网格中解决。同时。该县还在今年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社会防控实际,通过千名干部大排查行动,排查出土地林权、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经济合同、电信网络诈骗、涉法涉诉等各种矛盾纠纷、不和谐问题17306件,着力解决了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桐梓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娄永康告诉记者,桐梓县严格按照“谁排查、谁化解”的要求,通过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包保措施,到目前为止,排查收集的各类矛盾纠纷、不和谐问题均已全部进行处置。其中,对一时不能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均向群众作出了解释,并落实管控措施。对不能化解的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引导群众按照司法程序进行解决。

“通过‘大排查、大化解’精准把脉,全面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措施,推动基层社会多元共治,促进了全县的和谐稳定,接下来,县人民法院要不断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余庆经验’,助力法治乡村建设,以更加扎实亮眼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绩来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桐梓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延说。

用平安环境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家住桐梓县大河镇七二村的刘老汉在上世纪70年代是该村的村长,那时候,“靠山吃山”“靠路吃路”,“盗”“抢”“敲诈”一直都是他最头痛的问题。

曾任七二村村干部的林世义回忆,当年的村子可谓是远近闻名,一段时期,该村违法犯罪人数达261人,违法犯罪率令人震惊。近年来,在公安机关配合下,当地党组织常抓不懈,进村入户开展专项行动“铲顽疾”,组织村民进行法治教育和政策宣讲,了解民生诉求,排查化解矛盾,让村民学法知法守法,让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如今,七二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成为“贵州省十佳法治文化阵地”、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

大河镇党委书记梁娅说,“农村经济想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开展农村乱象整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

据统计,截至2020年2月底,桐梓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报警较去年同期下降55.33%。全县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6.2%。其中,八类案件发案较去年同期下降66.7%,侵财类案件发案同比下降50%,“两抢”案件零发案,治安案件发现受理数同比下降6.7%。

面对取得的成绩,桐梓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王东说:“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以‘守初心、担使命’为己任,积极探索‘下沉’千名干部的‘五大行动’,在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的同时,巩固提升‘平安桐梓、法治桐梓’建设内涵,力争走出一条具有桐梓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责任编辑:范蓉】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