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7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法治时评:持之以恒革除不文明陋习

2020-06-10 14:44:09 来源:法制日报作者:秦平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于6月1日开始施行,明确倡导9个领域文明行为,重点治理6个领域不文明行为,其中包括“遛犬不牵引,犬便不清理”;采挖景区植物,攀折花木,损坏草坪、树木;伤害或者违规投喂动物等行为;在楼道等公共区域堆放杂物等。近日,有记者探访发现,上述不文明行为在小区、公园、动物园等地仍随处可见。

虽然条例已经实施,但是其禁止的不文明行为依然随处可见,这种情况并不出乎意料,毕竟法律对抗的是陋习。陋习之所以被称之为陋习,一是因为它具有长期性,比如在楼道中堆放杂物,这种情况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想要几天就革除也难;二是因为它具有群体性,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以为意,比如遛狗不牵绳、攀折花木、投喂动物等,很多人都在做,管不过来;三是因为它具有顽固性,比如禁止在道路、居民区烧纸祭奠,这种现象在城市中本来早已消失了,但近几年却突然回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从上述几点来看,《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落实无疑将面临极大的阻力和挑战。但这也并不代表法律法规的执行就要打折扣,就要对陋习让步。正所谓“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既然陋习不符合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就必须革除。

革除陋习,办法无外乎两种,一是下猛药,就像解放初期,一夜之间,妓院和烟馆就从新中国的土地上消失了,起到了革除陋习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下缓药,与陋习打一场持久战。

既然陋习具有长期性、群体性、顽固性,那我们就不能期待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期待一部法律包打天下。事实上,我们看到《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所作的禁止性规定并不是仅存在于这一部法律中,《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以及侵权责任法、旅游法等相关法律,还有党和国家倡导的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中,都有相关内容。让这些法律法规政策形成合力,强化制度目标的一致性,才能共同围剿不文明行为。

同时综合施策,推动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民事责任以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相互衔接,切实落实违法责任追究制度,特别是在基层调解活动中,要坚持依法调解,不能不分是非、抹稀泥、各打五十大板,让违法行为不了了之。

当然,打持久战离不开宣传工作,一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施,普法必不可少,尤其要发挥司法判决的标杆意义,切实树立人们的法治意识与规则意识。

总之,《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实施是一场文明对陋习的持久战,只有坚持下去,久久为功,才能看到改变与效果。

【编辑:范蓉】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