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大明王朝1566》(以下简称《大明王朝》)是在2007年,那时候笔者正是上小学的年纪,还不知道何为历史,不知道谁是嘉靖,也不知道谁是海瑞,什么都看不懂,只记得父亲看得津津有味。后来,这部剧就像是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也消失在了笔者的记忆里。
直到2017年,《大明王朝》第一次重播,笔者认真看了一遍才明白,这些年,我们的影视市场和观众到底错过了什么。虽说《大明王朝》重播时的播放量依然惨淡,但还是重燃了很多人对历史剧的期待。十年时间,只因题材爆冷、首播失利,《大明王朝》如同被囚禁一般,蒙尘十载,无人问津。但时间终究给了它公正的评价:豆瓣上《大明王朝》获得9.7的评分,迄今为止仍是国产剧的最高峰,它前无古人,或许也会后无来者,它是奇迹。
在绝大多数观众眼中,历史剧是冷门的,所以被影视市场无情抛弃。然而,如果把历史剧的定义扩大到仅仅是以古装题材为背景,那么它一直都受人追捧,只不过,在“历史”的背后,大多都是充满“未来”感的故事,从中,我们无法感知到史学大家钱穆先生口中的“历史之温情”,而是无尽的矫情与滥情。
那么何为历史之温情?对于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说,大部分观众会认为历史还原度高就是对历史的最大尊重,然而这种想法最禁不起推敲。因为即便是最资深的历史学家,也永远无法找到历史的真相。文艺作品中的历史之温情,便是站在一个很高的境界,对浩荡的过往有所体察,对家国天下有所关怀,抽丝剥茧,呈现出历史独有的厚重感。
毫无疑问,《大明王朝》做到了,单看剧情,虽然其中不少情节和角色都出自虚构,但它所展现的厚重历史和复杂人性,折射出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根本脉络和普遍规律,使我们在现代社会依旧能清楚地听到来自五千年庞大巨人的脉搏声。这便是真正的历史剧,我们虽然看的是电视剧,但从中也能看到现实;故事讲的是过去,却能让我们不由得想到现在乃至未来。
当“江”遇上“山”
一直以来,大雪都被看作是《大明王朝》的隐喻。故事始于一场大雪。第一集,钦天监监正周云逸被宦官杖杀,点点大雪落在血泊里;转折也来自于一场大雪,第三十二集,旁白道:“今天真是严党的好日子。冬至瑞雪,鄢懋卿南巡的白银进京了。”但见严世蕃款款出迎,面有喜色,直叹好雪,此时的他许是不知道,这凛冬的鹅毛大雪,就是上天为他亲自准备的孝衣;结局又是一场大雪,嘉靖驾崩,海瑞出狱,纷纷大雪衬得大明王朝如履薄冰,又隐现希望。一场大雪起,一场大雪终,雪中可见国事衰微、民生凋敝。在皑皑白雪中,引出矛盾(宦官专政、严党贪腐),解决矛盾(严党倒台),又留下矛盾(贪腐还在、无人可用)。
全剧最大的矛盾无疑是嘉靖和海瑞。嘉靖是君,是最高权力境界的捍卫者,无为而无不为;海瑞是臣,是最高道德境界的守护者,无畏而无不畏。一个封建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一个封建制度的挑战者;一个处于权力的巅峰,一个位于权力的底层。两个天壤之别的人因历史的机缘巧合碰撞在一起,相生相克,并达到了某种奇妙的心灵默契。而在电视剧里,他们直到最后一集才得以正面交锋,导演用了这样一个镜头来体现:嘉靖以及他的儿子、孙子祖孙三个坐在一排,代表着大明江山,海瑞站在对面,代表着大明百姓。导演用俯拍镜头,将君臣关系的对立面拉到了极致。
嘉靖说海瑞是笔架,海瑞则把嘉靖祖孙三代比成一个江山的“山”字,另外一个“江”字,则是百姓。“山”代表永恒的权利,“江”代表流淌的百姓。“山”能改变“江”的走向,却阻挡不了“江”的流淌。如果“山”一意孤行,那只能换来山洪海啸。而嘉靖说他乱比喻,他问海瑞:“你在奏疏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汉文帝、汉宣帝、汉光武,还妄谈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元世祖。朕问你,既然为君的是山,你说的这些圣君贤主,哪座山还在?”
海瑞回答:“都在,在人心里,在史册里。”这无疑是非常震撼人心的回答。可嘉靖的解释更是让人不可思议,全剧的高潮也在这一刻定格。他对子孙说:“你们要把这句话记住了,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大明王朝》的结尾十分耐人寻味。大雪纷飞,嘉靖病危,临终前他告诫儿子任用贤臣,儿子问,谁是贤臣?嘉靖说:徐阶、高拱、张居正。儿子含泪追问:三人之后,还有谁是贤臣。嘉靖仰面长叹:那只有天知道了。人生身后事,即便是曾将政治玩弄于股掌之中、机关算尽的皇帝,也只能问问苍天了。
1566年冬,嘉靖驾崩。他不会知道后来的隆庆新政也没有使大明中兴,他也不会知道,他的孙子万历皇帝,三十年的断头政治,把张居正半生的努力化为乌有。他更不会知道,八十年后,一个叫李自成的人率兵攻进北京城,逼得崇祯帝吊死在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大明亡了。而这一切,在1566年,都是未知。这些他都不会知道,可我们知道,借用剧中海瑞的一句话,因为他们都在,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利剑”是剧中对海瑞的评价和比喻,海瑞的存在也使全剧充满着一股凛然正气。《大明王朝》的可贵便在于对道德的感召力,它似一把利剑,勇敢地揭露了封建官场的荒唐,剖析了封建制度弊病之根本。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国富民强的年代,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来敲响警钟,让我们不忘那些漫长的混沌又黑暗的日子,铭记“先忧后乐清风愿,从来治世民为天”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历史的囚徒
若从西周开始算起,中国的政治文明已经存在了3000多年。随着岁月的变迁,诸多帝国以及文明都已如烟,而中国却始终还有万里疆域,伴随着它的古老文明屹立在东方大地。或许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历史是特殊的,但是特殊在哪里,却又未必说得清。
实际上,中国的政治文明虽然错综复杂,但始终围绕着两个最重要的观念,一是“孝”,二是“天下”。孝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中国,孝超脱了一般的血缘关系,成为了一种具有极大政治性和道德性的利益关系,所以无论在朝堂上还是官场上,君臣是父子,师生也是父子;天下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的存在,使得在中国古代复杂的官僚体系中,总有人能以大局为重。孝观,勾连了社会;天下观,稳定了疆域。在这两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代的中国才不至于乱象丛生、分崩离析。
可人性总是自私的,在这两种观念上也产生了两个矛盾,并贯彻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即父与子的矛盾、公与私的矛盾。而《大明王朝》整部剧,虽然剧情复杂,但紧紧抓住了历史的核心,试图剖析这两个矛盾,揭露中国古代社会的困境。这种矛盾充斥在剧情的每个细节之处,无论是嘉靖对裕王(嘉靖之子,后来的隆庆帝)的刻薄,还是严嵩与徐阶的那番儿子亲还是弟子亲的探讨,一直到剧终嘉靖与海瑞这对清官与皇权的正面交锋,矛盾都在爆发与循环。
一般情况下,在一部电视剧里,我们只要顺着主角的故事脉络,就能相对容易体察到一部电视剧的核心精神。但《大明王朝》并不是这样,简单的正与邪、黑与白无法划分其中的人物,甚至剧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主角,如果非要选出主角,还得是两个——嘉靖与海瑞。
奸臣严嵩,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孱弱的老人;清官海瑞,以天下为先却又不近人情;嘉靖帝沉迷修道,二十年不上朝,依然能掌控朝臣之间的平衡;裕王的三位老师张居正、高拱、徐阶,也是各有各的心机,严嵩倒台之后,牵扯大明财税的商人,从严阁老的亲信变成了徐阁老(徐阶)的乡党;剥削百姓的宦官杨金水同时又坚韧隐忍、有情有义;全剧唯一几乎没有瑕疵的角色,胡宗宪,又偏偏是严嵩的学生,深受其牵绊……每一个挣扎于政治漩涡中的人都有自己的私利。这部剧是复杂的,父与子、公与私的矛盾无处不在,而这种复杂,或许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大雨里,严嵩训诫儿子严世蕃:“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只有一个人可以遮风挡雨,那就是我,不是你……皇上呼唤的风雨我都遮挡二十年了。”人人都说严嵩是大奸臣,殊不知他也只是嘉靖用来维持朝局平衡的“棋子”;老太监吕芳被贬往南京,来与干儿子冯保告别,他嘱咐冯保,如果日后有回宫得势的一天,其他的太监就全靠他庇护了。说完,父子二人在冷冷清清的殿宇前互拜分别。人人都说明朝宦官十恶不赦,但殊不知太监也有太监的活法……
这是一部矛盾的作品,但矛盾背后又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没有政治立场和阶级隔阂,超越了明辨善恶忠奸的是非观,流淌在那个时代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海瑞、嘉靖、严嵩、杨金水、胡宗宪……他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清流、皇帝、首辅、宦官和忠臣。从宫廷帝相到基层官民,每一个人都夹带着中国千百年来权力斗争的痕迹和阴影,他们都是历史的囚徒。
《大明王朝》放弃了传统的“主角式”剧情叙述手法,将每个人,哪怕是一个小太监都塑造得有血有肉。它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当个体的命运与时代的洪流不断交织,微观的人生和宏观的历史反复对照,每个人的生活会显得更为生动。在历史的矛盾之下,人性的复杂之下,大明朝的日光之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身不由已,当这些身不由已交织在一起,便是家国,也是天下。
最公正的评价
如今,《大明王朝》与《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并列为国内三大历史政治剧,在豆瓣上都拥有超高的评分,更加巧合的是,《雍正王朝》的编剧是刘和平,《走向共和》的导演是张黎。但是,当最强编剧与最佳导演强强联合,拍摄出来的《大明王朝》,结果却遗憾败北。当《雍正王朝》在电视荧幕循环播放,《大明王朝》却近乎销声匿迹;当《走向共和》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大明王朝》却毫无水花。
可是将时间拉回到2007年,《大明王朝》的配置可谓是群星璀璨,导演张黎,编剧刘和平,还有陈宝国、倪大红、黄志忠、王劲松等一众老戏骨加盟。这部作品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很超前的,在刻画人物时会不断闪回黑白画面以表现人物内心,舞台剧式的表演让观众耳目一新。与此同时,无论是四十岁的倪大红扮演八十岁的严嵩,还是饿了好多天肚子为了炼海瑞精气神的黄志忠,亦或是说不再拍皇帝最后却对嘉靖这一角色爱不释手的陈宝国等,该剧的所有主要演员都贡献了一次完美的表现。
当时,编剧刘和平说:“今天是文学被边缘化的时代,我有一个野心,率领一支文学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电视剧的地盘去,安营扎寨,开疆拓土。”他对《大明王朝》这部心血之作的定位是“标志着中国长篇电视剧的成熟”。只是可惜,作为观众的我们,在遥远的2007年,还没有跟着主创的思想和演技一起成熟,那时没有人想到,这样一部“枯燥”“乏味”的作品,会成为中国历史剧的代表作,而它的出现与惨淡收场,标志着一个历史剧黄金时代的离去。这是历史剧的遗憾,但换个角度想,能够看到《大明王朝》,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所以,作为评判者的我们,在后来的时光里,用评分和口碑给了这部剧一个公正的评价。
据说剧组杀青前一天,浙江横店多天暴雨,耽误了工期。很多人档期都到了,但大家都还在等最后一场戏的到来。刘和平远在北京,决定去嘉靖帝的永陵祭拜。香一点,跪在那儿,横店那边立刻就雨过天晴。等最后一场戏拍完后,雷阵雨又来了。或许这些都偏向传说,但是和古人对话是最好的方法,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剧中饰演杨金水的演员王劲松曾回忆道:“剧组没有不通读剧本的人,甚至我们的部门,所有工作人员都对每一场要拍的都一清二楚。有个笑话,是某临时演员在现场紧张,可能是没见过这么认真的队伍,结果拍摄时老是忘记台词,站在他身边给他托板的灯光组师傅终于忍不住了,就用湖南话(湖南人不会普通话)给他提词,提的竟然一字不差。”
好的编剧、好的导演、好的演员、好的工作人员、好的氛围,交融在一起,才有了《大明王朝》。但是,和许多经典的作品一样,它们或许只是超越了时代半步,所以不被人理解,受到了冷遇。但总有一天,时间会给予它们最公正的评价。而这,也是《大明王朝》的必经之路。再次借用剧中海瑞的那句话,若干年后,在中国的电视剧历史上,《大明王朝》依旧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还在,在人心里,在史册里。(刊于《记者观察》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