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董村戒毒所张海军:“医”无反顾,守望春暖花开

2020-03-23 14:26:07 来源:记者观察网

穿上警服,他警容严整,神采奕奕,总想让警徽熠熠发光。

披上白大褂,他又化身“白衣天使”,默默扮演着“医者仁心”的角色。

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他身兼“藏青蓝+白大褂”双重身份,逆行而上,冲锋在前,把疫情防控和诊治病患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用忠诚担当和执着坚守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医护防线。他就是董村戒毒所戒毒医疗中心主任张海军。

微信图片_20200323141902

同事眼中的“实干家”

也许是身为医生的缘故,张海军对疫情的分析和研究总比别人有着更多的警觉。自1月22日开始,一直关注疫情发展动态的他,敏锐察觉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为此,他加班加点,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好了应急预案,年前多方联系供应厂商,一次性采购了红外线体温仪、水银体温计、紫外线消毒灯、84消毒液、酒精、一次性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提前做好了疫情应对的各种准备工作。

场所实行全封闭管理前,他为各大队配发了体温计、消毒液等,并传授消毒液配比浓度和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杀使用方法。第一批进入封闭区执勤后,他立即组织4名医护人员召开疫情分析会,就特殊时期如何做好疾病诊治工作展开讨论研究,特别是对疫时戒毒人员发热病例的的诊治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期间,他依托所内“心语电视台”,开设了“疫情防控知识电视直播大讲堂”,大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使民警和戒毒人员认识了解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病机理和防控手段,消除了恐慌、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和情绪。在工作量大、医护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他细化分工,坚持一人多岗多责,并率先垂范,确保了戒毒医疗中心各项工作高效运转、有序推进。

微信图片_202003231419021

戒毒人员心中的“好大夫”

坐诊,巡诊,查看病房,夜间巡查,摸排重点病号病情……封闭管理以来,张海军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1月29日,四大队戒毒人员丁某因咽部不适、发干、发痒、咳嗽、痰多前来戒毒医疗中心就诊,丁某说家中曾有人患过肺结核,和自己症状相似,自己心中有很大顾虑,害怕是否也得了肺结核。张海军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判断,丁某应该不是肺结核,但还是仔细询问了他的有关病情,并对其进行了化验、胸透等一系列检查。

“胸片检查没有问题,基本可以排除肺结核。”张海军一边看着胸片,一边安慰丁某。为了彻底打消丁某的疑惑,他把化验结果和胸片上传到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远程会诊,最终确诊为支气管炎。经过8天的精心治疗,丁某的症状基本消失。痊愈后,丁某专程来到戒毒医疗中心,向张海军深深鞠了个躬表示感谢。

“坚守医者仁心,用爱包裹每一项诊疗工作”每天,他定时深入大队巡诊,询问了解重点病号的病情变化及服药情况,督促大队民警做好每名戒毒人员的体温测量及记录登记,力求做到测量精准,登记详细。在他封闭执勤期间,先后处理疑难杂症12 人次,危重病例1次,使用远程会诊系统3次,做切开引流手术1例,最大限度减少了外诊频次,有效维护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场所医疗安全。

微信图片_202003231419022

妻子眼中的“大忙人”

2月13日,是张海军封闭执勤期满后回家休息的日子。当天中午,他的爱人做了满满一桌菜等他回家吃饭,然而等到中午1点多还没见到他的人影,打电话一问,才知道他清晨六点多从封闭区出来后,就急匆匆踏上了护送一名脑梗学员返家进行所外就医治疗的路程,等他回到家时已是14日的凌晨3点。

女儿考研压力大,他在家休息期间想给女儿作心理疏导,可每次说不了几句话,电话就响个不停,一会儿有疑难病号需要会诊,一会儿联系出所戒毒人员的核酸化验结果等等,有时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每次看到他忙碌的样子,女儿只好静悄悄地走开了。

3月3日以后,省局要求所有解除戒毒人员出所前必须做核酸检测和肺部CT检查。为了不影响永济市人民医院的正常工作,每次他都是凌晨5点多就起床,穿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口罩等,早早出发,7点左右便到达了驻地指定医院排队等候。每次回到家后,看见他脸上、耳朵上的勒痕,妻子都会心疼不已,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与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务人员相比,我这又算了啥!”胡乱吃上几口饭,他又开始打电话询问戒治区内重点病号的情况、戒毒人员的体温测量情况、防疫医疗物资的储备及消耗情况……每天他总有接打不完的电话,操不完的心,而唯独没有时间跟妻子和女儿好好谈谈心聊一聊。

3月18日,他又再披战袍,踏上了“隔离备勤”的征程。只是这一次,他相信春暖花开,“疫”霾雾散不会再遥远。(文/尹玉明 通讯员 王玲娟


【编辑:范蓉】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