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智慧大脑”种田 农民踏实挣钱

——内蒙古扎赉特旗农业加快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

2020-02-07 18:56: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陈沸宇 吴勇

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每到冬天,卖完粮的农民就该“猫冬”了。可这个冬天,好力保镇好力保村的村民付春国怎么也闲不住,没事儿就给专家打电话请教小龙虾养殖的事儿。

村里乡亲都纳闷,一个水产养殖的门外汉,咋还钻研起养虾养蟹来了?“因为挣钱呗!在稻田里养虾,既不耽误种地,还能多一份收入,为啥不干?”付春国一语道破缘由。

扎赉特旗地处嫩江右岸,土壤是典型的东北黑土地,具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作为内蒙古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全旗常规水稻、旱作水稻累计92万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凭借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这两年,扎赉特旗不断引入科技,拉动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传统农业逐步向特色订单、种养结合的现代方式转变。

怎么种?

从靠人力到用电脑

无人机、北斗导航系统、气象站、遥感检测设备……走进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厅,整面墙的电子屏幕不停闪动,实时更新着各类检测数据,让人眼花缭乱。真想不到,这个当地人称为“智慧大脑”的大厅,和农业有什么联系。

“事实上,这里种出的大米,背后都是‘一台电脑在唱主角’。”园区管委会主任许慧敏告诉记者,产业园于2017年9月由国家批准创建,2018年12月挂牌,当地的水稻种植因为科技力量的介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扎赉特旗种植水稻80万亩、旱稻12万亩。在这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60万亩耕地中,水稻面积就达45万亩。“之所以将水稻作为园区主导产业,因为水稻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许慧敏说。

短短两年,园区里60万亩耕地全部达到高标准农田水平。550台大型农机具,37台植保无人机,58台农机卫星定位系统,5套农产品视频追溯系统,10处田间气象站,再加上30个土壤墒情、地下水位、病虫害预警监测点,农业信息化装备得到普遍应用,有力推动了农业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园区的10万亩智慧农业示范区,更是实现了农业大数据分析决策、田间智能管控、农牧民科技培训、市场信息采集发布、农产品质量追溯等多种功能。

如今,“武装”了科技装备的农田,再不是过去“田埂地头都是土,下田干活两脚泥”的状况。取而代之的是,由整洁平坦的健身步道、闲聊休憩的观光凉亭、休闲养生的小桥流水等构成的10万亩农旅休闲体验区。2019年夏天,在这里的农体休闲观光带举行的一场自行车比赛,让这片稻田成了网红地,吸引着周边的人们来休闲娱乐。

如何销?

从按斤卖变按“质”卖

付春国所在的好力保村9041亩耕地,其中水稻就有5400亩。2019年,其中300亩水稻田被纳入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过一年对比,科技的优势展现得明明白白。

“这300亩水稻,一年节约的成本就有1万多元!”说起科技兴农的好处,付春国有说不完的话题:“地块整合后,翻地成本从每亩35元降到15元,前期的底肥每亩节省17斤,后期的无人机追肥也更精准……”

智慧农业带来的好处,还远不只是节约成本这么简单。“物联网+智慧农业”不仅让种地借上了科技的力,还因为规模上去了,引来了大批订单。2019年,通过合作社集中销售,每斤稻谷的订单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毛钱左右。

“我在扎赉特有一亩田”,是近两年当地推出的生态农业订制经营模式。绿色水稻每亩认购价6600元,有机水稻每亩1.2万元。认购者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查看自己“承包”的稻田情况。田间地头的监控摄像头,是认购人远在千里之外的眼睛,通过物联网还可查询、追溯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坐在家里,就能收到“包邮”的放心农产品。2019年,扎赉特旗订制农田已达到8000亩。

“大米的销售模式从以前的按斤卖,转变为现在的按亩卖,农民种粮获得了更高的收益。”好力保镇党委副书记鲁永泽说。

冬季来临,大米加工企业迎来最繁忙的时候。魏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厂房里,销售经理魏建明指挥工人打包、装箱,忙着将大米发往全国各地。公司流转的7500亩土地中,800亩都是“私人订制”农田。前几天,他接了一个大订单,一位私人客户一次就订购了1万斤有机大米。目前,公司根据大米品质推出的10种产品,全部供不应求。“每公斤大米卖上百元,这在过去是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魏建明喜笑颜开地说。

为了引导企业公平竞争,兴安盟统一区域品牌,向全国各地进行推广,订单纷至沓来。此外,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大米年交易额超过3亿元,形成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业态。

咋增效?

从单一种植到多元种养

几年前,付春国联合6户农户,流转了800亩水稻田,通过经营他发现,除了种植水稻,稻田的增值空间还真不少。

2019年,付春国在稻田里养了208只鸭子,每只净挣28元。但跟其他养小龙虾和螃蟹的人比起来,收入还是有点差距。这个冬天,付春国之所以天天抱着电话,就是打着今年在稻田里增养小龙虾和螃蟹的算盘。目前,他已经购置了一批螃蟹防逃网,准备先在100亩稻田里试试身手。

“一斤蟹苗80尾左右,一亩地投放5斤,成本35元。养殖期两个月,加上防逃网和饲料,每亩地投入120元。按照最保守的成活率估算,一亩地至少能增收四五百元。”付春国说。

这个冬天,好力保镇农业协会的鲁永泽也没闲着。前段时间,协会自筹资金,购置了100多万元的监控设备,安装到了田间地头,对稻田进行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按照鲁永泽的想法,当地的优质大米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走低端路线了。而是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中高端种植,再按照水稻品类分级销售。

优质大米卖出好价钱,扎赉特旗水稻种植也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过去每亩土地200元的流转价格,如今均价已经涨到了500多元。农民通过订单卖粮,吸引了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

在扎赉特旗绰尔工业园区,入园的27家企业,经营范围都是农畜产品加工,以及饲料、炭基肥生产、灌溉节水设施等农业相关领域。虽然园区已初具规模,但园区主任周国斌认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为农做农’,还有后续的产业链条,以及各种管理、加工、金融等服务。扎赉特旗农业后续的发展,依然有很大的潜力。”周国斌分析,目前,扎赉特旗仅有1/3左右的农产品在当地加工,“以大米为例,农民卖稻子,每斤价格一块六七,但如果加工成大米,均价三到四元。显而易见,加工后要比原粮的利润高很多。况且,初级加工很容易在当地实现。结合我们的各类合作社,农民的日子还能过得更好。”

 


【责任编辑:关俊龙】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