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冰川冻土》论文引争议 舆情回应呈现多面体效果

2020-01-16 17:09:49 来源:人民网作者:芦珊 路雨晴

近日,一篇7年前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引发舆论关注。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该篇论文都冲击着公众对学术论文,尤其是核心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的认知底线。在论述生态经济学的过程中,论文列举导师与师娘的事例,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构建普适性的人的发展之路,而“夸赞导师和师母的光辉事迹与崇高品性”—“人生感悟”—“夸赞导师与师母的打油诗”的论文结构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据中国知网对该论文的收录信息可知,该篇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的论文发表于2013年第5期的《冰川冻土》期刊,作者为徐中民,时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而其文中提到的“导师”则是《冰川冻土》的主编程国栋。值得一提的是,此论文属于《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成果,属于重大研究计划,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125019)资助”,资助金额为200万元。

媒体观点

 

媒体关注词云 (图源:众云大数据平台)

践踏学术尊严,挑衅学术规范,事情不能不了了之

人民日报客户端:论文易撤,质疑难消。一个细节是,涉事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们有理由追问,这篇论文有没有申请到国家科研资金,是否有宝贵的科研经费用在这种地方?中国科学院表示将尽快成立调查组,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媒体、公众、学术界都将持续关注此事,人们期待通过彻查捋清事实,查出问题,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学术期刊不是个人的菜园子,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如果公器私用,将公共资源私有化,成为“门生”的自留地,毫无规范和底线,不仅伤害公共利益,更寒了严谨郑重的学者们的心,污染学术空气,败坏学术生态。

微信公号侠客岛:徐中民赞美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使用了“无限上纲上线”“无耻夸赞女德”“无才冒充有才”的“三无”手法。事情决不能止于隔靴搔痒式的撤稿声明,以及不痛不痒的“引咎辞职”。这背后有没有学术腐败?有没有违规违纪行为?需要给公众一个交代。

澎湃新闻:这种明目张胆的“人情稿”在震惊公众之余,更是对学术尊严的践踏与对学术规范的挑衅。普通人平时不必关心学术论文,因为没有知识基础也没有必要,大家相信有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这种信任正是我们社会得以运转的基础。这篇刊发在核心期刊上的马屁论文打破了这种信任,其恶劣影响绝对不容低估。

新京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种学术论文能拿来项目结项么?而这种学术论文又怎么能发表出来?这两个问题背后,其实涉及一个严肃的学术腐败问题:这是把国家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经费拿来作为个人吹捧的资源,把国家用于科研成果发表的刊物作为个人吹捧的平台。“神论文”事件折射出学术界存在“封闭”的学术圈和不可置疑的“学术权威”问题

半月谈:“神论文”是否涉及学术腐败,有待进一步调查。但论文发表时隔7年才被发现问题,暴露出学术乱象查处之难,值得社会警醒。然而程国栋院士作为《冰川冻土》的主编,当自己主管的刊物发布此类论文,竟然表示“事先一无所知”,反映出刊物自身在采编上的不严谨,主编没有当好“把关人”。形同虚设的把关审核机制,会放过多少“神论文”呢?

红网:这篇荒诞的论文,从立项写作到过审发表,暴露出来的不乏学术资源圈子化、垄断化的魅影。学生以论文的方式歌颂导师师娘,然后在导师主编的学术刊物上大张旗鼓地发表,并且受到国家资金的资助。这样的好事,恐怕要让那些望眼欲穿求论文发表的研究者、学生们欲哭无泪了吧?(新京报也发出相似观点:一篇极尽谄媚地描述“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文章,能够继续作为核心期刊标准而存在,那么对那些为了发表论文而焦虑、脱发的研究生来说,简直是个黑色幽默。)

环球时报刊发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观点:由于“神论文”是发生在院士导师和学生之间,折射出学术界存在“封闭”的学术圈和不可置疑的“学术权威”问题。如果导师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最高“学术权威”,也就掌握着最高的学术话语权,拍“学术权威”的马屁也就十分正常,而质疑者反而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这也是“神论文”得以开花结果的土壤。如果项目利益化、学术期刊走向利益化,那么学术参与者都将是学术利益链上的一环。

呼吁强化管理,遏制学术界乱象

北京青年报:上述“神论文”发表于2013年,六七年后才被网友曝光,说明我们专业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可能并没什么人去看。这些年,各级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很重视论文,比如规定研究生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毕业,教学、科研人员每年必须发表多少论文,还引入了高科技手段对论文进行查重。但愿“谈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论文,能成为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对学术界乱象进行整治的一个契机。

网友观点

 

网友关注词云(图源:众云大数据平台)

1、撤稿不应是最终处理结果

@乔桥的生活:撤稿有啥用?13年的文章,因为文章该得的好处早得完了,比如完成工作量,可能的申请项目,科研奖励。

@雨天独酌2013:作者的学位、项目经费、职称晋升等就不追究了?

2、作者的回应倍受争议

@纸上速评:目前,该争议论文作者否认吹捧导师,自称30岁已是中科院博导无需拍马屁。然而,博导比不上领导,只要有领导在,就不能否认权力的香甜,博导多了,不是人人都有职权。如果真不是拍马屁,那就只剩下对学术水准的质疑,还要请学术界同行评议评议,这样的论文你们认可不?跟冰川冻土有关系么?真是包含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深层含义么?

@Sunny:徐教授对拍马屁的学术解释能力实在是高。

@袭大仙:自然科学家需要情感注入,那撤稿不就多此一举了吗?

3、建议彻查论文发表过程是否存在违法乱纪行为

@爱庄不爱装:文字怎么写,是个人自由;但筛选出合格学术论文,是学术期刊主管及责任编辑的职责。建议发文期刊的上级主管部门从纪检方面查一下该文发表过程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以正视听与法纪。

@皇甫少华1:200万的国家社科,没有学术价值是其一;如何发表核心是其二;怎样通过项目的验收是其三。这样搞研究,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看了有多心寒呀。

4、整顿学术界风气

@鱼玄机的玄机:这种溜须拍马的东西都能堂而皇之的发表,这是学术界的耻辱,学术界的不正之风该好好整顿了。

舆情点评

图:涉事主体舆情回应情况

破巢完卵,危机舆情影响快速外溢。从论文发布到舆情发酵的7年间,让一篇学术论文演变成黑色幽默,最终酝酿成为中伤核心期刊与学术论文发布的公信力危机事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舆论聚焦点不断扩大,从论文内容到发布流程,再到学术研究,舆情影响不断外溢的同时,科研工作的庄重感受到损伤。舆论不尽想要厘清“学术规范、科研责任的边界究竟为何”?《人民日报》为我们梳理了本起舆情所带来的警示——科研非小事,只有研究者、平台与把关人、科研共同体一起筑牢学术责任、涵养公共意识,才能浇灌出科学研究的永不凋零之花。

耐人寻味的回应无法有效平息负面情绪,各方的舆情应对呈现事实的多面体,让疑云加重。尽管《冰川冻土》期刊、主编及导师、论文作者、中科院都发布了回应,但舆情的发展态势仍然“阴云密布”——“论文如何通过审核流程”“核心期刊的学术定位标准”“项目资金使用的审核”等尚属“未解之迷”。通常来讲,舆情应对的基本目标是“澄清事实,平息舆论,化解危机”,在涉及多方主体的情况下,各方需要通力合作,协同作战,全面澄清事实,为舆情尽可能地快速降温。在本起舆情中,各方均在媒体介入传播的当日接受媒体采访、发布回应声明,然而,回应的内容及效果却大相径庭,特别是期刊主编程国栋与论文作者徐中民的回应为舆情发展留下伏笔。期刊主编程国栋表示,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对期刊关心很少,且对两篇论文的发表事先不知情,对此,舆论则质疑其失职,无形中成为推升舆情的一股力量。舆情发酵后,作者徐中民为自己作出辩解,舆论也从中读出了“委屈”的情绪,而“导师、师娘如父如母,论文另有深意,并非纯夸赞,赞美师娘是其论文写作观察体系的一部分,主要是在勾勒一种个人未来发展图景的结构”“自然科学家需要情感注入,热议文章表面看起来有点问题,但实际潜伏得非常深刻”等回应言辞激发媒体跟踪报道、网民关注的热情,进一步推动舆情升温。截至目前,多方应对的危机舆情更像棱角分明的多面体,而非更利于舆情降温的“球面体”,由此可见,舆情的进一步发酵也将具有一定的概率。毕竟,舆论还在期待中科院正在调查的最终结果,舆情烂尾也难以为事件划上休止符。


【责任编辑:范蓉】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