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3月21日电(姬玮)3月20日下午,《夯实转型认知,助力低碳未来——山西能源转型公众认知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太原古县城发布。该《报告》由晋青可持续发展公益服务中心与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联合发布,通过对近万名山西公众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形成。
《报告》聚焦山西省公众对能源转型的认知、态度和适应能力。山西作为传统能源大省,长期依赖煤炭开采,面临经济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挑战等问题,同时也肩负着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山西积极推进能源转型政策,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以及“双碳”工作目标。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山西公众在能源转型政策的认知上呈现出“高支持、低认知”的现象。尽管72.9%的受访者支持国家推行“双碳”目标,72.6%支持山西推行“双碳”目标,但仅有10.2%的受访者能正确判断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报告》第一作者、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潘野蘅指出,山西急需夯实民众对转型的认知,以助力全省顺利、平稳、和谐地完成整体转型。
《报告》还发现,煤炭从业者及其家属对能源转型的具体措施存在矛盾心态。44.5%的受访者不支持关闭更多煤矿,45.8%不支持淘汰燃煤电厂,主要原因是担心失业、经济削弱和生活成本增加。煤炭从业者对转型的适应力不足,仅33.3%认为自己有技能应对工作变化。
《报告》强调“公正转型”的重要性。据研究,2016年至2021年期间中国煤炭行业已减少140万个就业岗位,未来还将进一步减少。山西省政府已出台政策支持煤炭行业工人“转型就业”,并落地全国首单公正转型贷款。2024年,山西省政府明确提出“公正转型”,要求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正确处理社会问题,确保公平公正。
《报告》最后提出四点建议:加强公众宣传与教育;为煤炭从业者提供培训与再就业支持;建立公正透明的转型机制;支持新能源研发与应用,平衡去煤进程的社会冲击。这些建议为山西能源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山西的能源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但通过提升公众认知、完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山西有望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全国能源转型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