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刘轩窑村为乡村振兴“上色”

2024-08-02 18:45:08 来源:太行日报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近年来,泽州县北义城镇刘轩窑村紧紧围绕“一堡垒三中心”功能要求,通过整合现有资源、规范场地设施、创新党员管理、提升村级阵地效能、开展多元化服务等举措,有效提升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夯实了乡村治理基础,打造了服务群众新阵地,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发展经济促增收彰显乡村发展“特色”

夏季是大樱桃树生长的关键时期。这几天,泽州县大樱桃产业园里的工人们正在为大樱桃树剪枝、打药。只见工人杨拴林左手扶着粗壮的主枝,右手利落地剪掉新长出来的嫩梢、长势较为细弱的短枝和生长过于密集的枝叶。他告诉记者,夏季合理的管理将来能使大樱桃树产量更高。

刘轩窑村村民杨拴林今年57岁了,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再加上年龄偏大,外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在外地找了份月薪2000多元的工作。今年年初,听说泽州县大樱桃产业园落户村里后,他通过村党支部介绍,决定返乡务工。“在这里收入稳定,每月能达到4000多元,而且离家近,能够照顾家里。”杨拴林说起如今的工作,脸上充满了喜悦。

近年来,刘轩窑村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目标,立足自身优势,盘活集体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泽州县大樱桃产业园等项目。同时出台优惠措施,提供创业平台,吸引外出务工年轻人返乡创业,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诱人”政策吸引下,年轻人返乡先后创办了莒山垂钓园、莒山采摘园、养猪场等实体企业,并先后回引外出务工人员91人,不仅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而且壮大了集体经济。

创新党员管理擦亮党建引领“底色”

在刘轩窑村党员中有一群“追星族”,不过他们追的可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星影星,而是身边的星级党员。

刘轩窑村现有党员37名。为了激发党员干事创业、争先创优,村党支部定期邀请村民代表根据党员的政治素质、组织生活、党费交纳、岗位履责、服务群众、中心工作、遵纪守法、道德品行八个方面进行积分评定,并通过“一月一评定,一季一总结,一年一表彰”的方式进行星级评定,让党员有“看得见、算得清、比得着”的量化指标,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

80后”党员刘计超去年被评为四星级党员,得到了村集体经济分红奖励,还被纳入村后备干部培养,同为“80后”党员的郭泽鹏被评为三星级党员。公示那天,他站在公示栏前,看着德高望重的五星级党员,暗下决心迎头赶上。从此以后,郭泽鹏利用闲暇时间主动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参加值班值勤、走访摸排等志愿活动,处理家长里短矛盾纠纷,为自己积累了较高的积分。

“现在村里像郭泽鹏这样的‘追星族’还有很多,比学赶帮超氛围浓厚,党员的旗帜引领作用增强。”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说,目前我们村的工作很好干,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聚焦网格治理提升为民服务“成色”

今年6月,村民刘安付看见村里主干道两边花池里杂草丛生,于是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微网格治理(随手拍)栏目发布了出去。几个小时后,党员田芳荣浏览网站时看到了这一信息,当即就在网上领取了任务,并进行了清理,得到了积分。这是刘轩窑村智慧党建平台建成以来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去年10月,刘轩窑村党支部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服务力为重点,投资10万元打造了智慧党建平台,通过可视化管理、数据赋能,创建“三务”公开、办事指南、智能报表、微网格治理(随手拍)、民情反馈等20余个应用,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智慧党建平台赋能基层治理,以“智慧党建+网格治理”模式为抓手,通过线上一张“网”,画好一个服务“圈”。

“现在村里办理的事情,都能在智慧党建平台上线上办理,而且办理速度比线下办理得还快。”在市里经营蛋糕店的党员魏子云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平台,参加党组织生活也更加便利。通过小程序,即使有事回不去,也不会误事。

李建军表示,今后村党支部将继续聚焦民生需求,完善配套设施,延伸服务触角,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栗晋波)

【责任编辑:关俊龙】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