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关俊龙
图/陈临虎
新春佳节,临汾摄影家张旦为残疾人家庭义务拍摄全家福,这润物无声的举动已坚持九年。他的镜头记录的不仅是瞬间,更是温暖与希望。张旦的行动感染了身边许多人,成为社会温暖与包容的生动写照。愿我们都能从这份坚持中感受到爱的力量,共同为残疾人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让爱与希望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在蛇年新春的暖阳下,临汾鼓楼广场上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大年初一下午,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这喧嚣的人群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临汾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旦。此刻,他正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手中的相机一刻不停地捕捉着一个个温馨瞬间。他正在为残疾人家庭免费拍摄全家福,而这一行动,他静水流深般坚持了整整九年。
一场温暖的约定
“咔嚓——”随着相机快门的按下,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被定格在镜头里。张旦的专注与耐心令人动容。面对听障人士,他通过手势交流,细心地为他们调整姿势,引导他们露出最自然的笑容。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温暖与关怀。在他的感染下,原本有些拘谨的残疾人家庭逐渐放松下来,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每年大年初一,我都会来这里,和这些家庭一起度过这个特别的时刻。”张旦一边忙碌着,一边说道。这不仅是一场拍摄,更是一场温暖的约定。九年来,张旦从未缺席。他用自己的镜头,为这些家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
一个温暖的初心
张旦的这份坚持,源于一次偶然的经历。多年前,还在媒体工作的他,拍摄了许多残疾人的励志故事。在深入接触中,他发现这些残疾人朋友虽然身体有残缺,但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其间,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很多家庭连一张像样的合影都没有。那一刻,他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为残疾人家庭义务拍摄全家福。
从那以后,张旦每次下乡采风都会为被采访的残疾人家庭拍摄全家福,并冲洗成大照片赠送给他们。这一习惯一直延续至今。2018年春节,张旦与临汾市残联及其下属协会合作,将这一行动扩展到市区广场,每年大年初一集中为残疾人家庭拍摄全家福。之后,他还会将照片放大成60英寸,逐一送到他们家中。这些照片,被残疾人家庭视为“最温馨的节日礼物”。
一张张幸福的瞬间
九年来,张旦累计为数百个残疾人家庭拍摄了全家福。这些照片,不仅定格了一个个家庭的幸福瞬间,更见证了残疾人精神面貌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同样的城市地标,同样的喜庆时刻,一张张照片串联起九年的社会发展与城市变迁。
“每年看到他们,我都觉得特别亲切。”张旦说,“这些家庭中,有的是第一次拍全家福,有的则是连续多年参与。每一次拍摄,都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变化。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到如今的自信从容,这些变化让我特别欣慰。”
这些照片背后,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有的家庭因为拍摄全家福,重新找回了久违的亲情;有的家庭因为张旦的鼓励,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这些照片,不仅是瞬间的记录,更是希望与爱的传递。
一份温暖的传承
张旦的善举,也感染了身边的人。临汾市聋协主席、聋人摄影师陈临虎每年大年初一都会担任他的助手,帮助他与残疾人沟通交流、义务拍摄。如今,古县、大宁县等地的摄影人也受到感召,开始为当地村民或残疾人提供免费拍摄全家福等义务服务。
“张主席的行动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这些家庭。”陈临虎说。他不仅在拍摄中提供帮助,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些家庭拍摄出更美的照片。
这份温暖的传承,让更多的残疾人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他们用镜头记录温暖,用行动传递爱心,让这份公益的力量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
一个温暖的社会
“我是摄影人,能为残疾人家庭拍摄合影不过是举手之劳。”张旦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深深的社会责任感。他用镜头传递关爱,用行动诠释担当。在蛇年的第一天,他用这一持续九年的公益行动,为残疾人家庭带来了新春的温暖,也在社会上传递了一份关爱与责任,激励着更多人关注残疾人,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社会。
“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家庭的幸福与希望。”张旦说,“也许一张照片的力量很微小,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这个充满喜庆与温暖的春节,张旦的“全家福”情缘,不仅是对残疾人家庭的一份特别礼物,更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生动诠释。他的镜头下,记录的不仅是瞬间,更是希望、是爱、是未来。
一个温暖的未来
蛇年新春的脚步渐行渐远,张旦的行动却从未停止。他依然在为更多的残疾人家庭拍摄全家福,依然在用镜头记录着这个社会的温暖与美好。他的行动,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残疾人的坚韧与乐观,看到了社会的包容与关爱。
“未来,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张旦坚定地说,“只要还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在这里。”
这是一场温暖的约定,这是一个温暖的初心,这是一张张幸福的瞬间,这是一份温暖的传承,这是一个温暖的社会。张旦用他的镜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未来。在这个未来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爱与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拥有幸福与快乐。
让我们为张旦的善举点赞,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份温暖的事业中来。让爱与关怀在每一个角落绽放,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记者手记
镜头里的温暖与希望
在这个蛇年新春,我有幸见证了张旦老师为残疾人家庭拍摄全家福的温暖场景。在临汾鼓楼广场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但张旦老师和他镜头下的那些家庭,却成为了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采访过程中,我被张旦老师的专注与耐心深深打动。他与每一个家庭的交流都充满了尊重与关怀,无论是通过手势还是眼神,他都能让那些原本拘谨的残疾人家庭感受到温暖。看着他们脸上逐渐绽放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那是爱与希望的力量。
张旦老师九年的坚持,让我对“初心”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从最初的一个简单念头,到如今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责任,这份坚持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幸福瞬间,也是他对社会的温暖回馈。他用镜头记录的不仅仅是照片,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
更令人动容的是,张旦老师的善举正在感染更多人。陈临虎老师和其他摄影爱好者的加入,让我看到了这份温暖的传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与责任,让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本文刊登于《记者观察》2025.2(上)第4期 总第6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