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出台营商环境创新提升50条、促进民营经济16条等政策文件,光在支持科创和制造业发展方面就减免税费21.69亿元。”11月28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三场新闻发布会,吕梁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晋萍介绍了吕梁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的举措。
近年来,吕梁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创新性推进法治、政务、信用、人文、要素保障“五个环境”建设。
高位加力推动,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出台营商环境创新提升50条、促进民营经济16条等政策文件,光在支持科创和制造业发展方面就减免税费21.69亿元。“12345”热线方面,吕梁出台了《关于强化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功能的若干规定》,整合各类热线104条、确定承办部门1549个,解决了一大批企业群众的合理诉求。
改革加码拉动,改出一系列暖心措施。主要表现在四个“更”字上:一是服务更实。建立了全省首个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体系,商标有效注册量、专利侵权纠纷案办结量均位居全省前列。以“小切口、有特色”立法、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典型做法,受到中央依法治国办通报表扬。二是效率更高。完善“吕梁政企通”功能,创新推出“免申即享”服务,已上线申报事项681项,兑现各类惠企奖补资金3.3亿元。上线运行“高效办成一件事”20项,办事环节、时限、材料均压减50%以上。年底前再上线10个,真正让经营主体有感有得。三是保障更强。深入纠治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整改率97%。为2028户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57.94亿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累计归集共享各类信用信息数据1.2亿条,综合信用指数位居全省第一。四是环境更优。连续五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连续八年举办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推动文水—莫斯科首趟中欧班列顺利开行。开展专项引才行动11个,引进紧缺优秀人才1600余名、博士19名,让人才和城市“双向奔赴”。
创新加速带动,创出一大批典型示范。集中体现在一批“首”字、“一”字创新成果上:在全省率先出台“公共数据运营管理10条”,是首家开展数据产品交易的市。与科大讯飞合作开发的“三医联动平台”,一举创造了4项全国第一、1项全省第一;“医疗数据要素在保险风控中的应用”项目,入选数字中国建设首批50大典型案例,全省唯一。“吕梁政企通”平台、“税银电”联动等成为全省创新示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