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国际刊号:ISSN1004-3799 国内刊号:CN14-1155/G2 邮发代号:22-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阳泉:以 “四个坚持” 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

2024-12-03 15:22:21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2月3日电(关俊龙 施福瑞)12月3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阳泉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微信图片_20241203151900

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华介绍,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以“四个坚持”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坚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以数智新城建设为牵引,阳泉入选第一批省级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中电数字产业园、智创城 NO.7签约入驻企业150余家,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 11.7%。

聚力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聚焦锂电、钠电双赛道,布局上下游产业链,集聚了贝特瑞、多氟多等龙头企业。华纳芯能1GWh 钠离子电芯生产线已投产,全球首批钠离子电池电动二轮车下线商用,大容量钠电煤矿应急电源产品正式发布,阳泉被评为全国十大钠离子电池创新发展城市。

聚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培育壮大煤机、泵阀、光伏等装备制造产业。5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阳泉阀门公司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阳” 字牌阀门叫响海内外。

聚力打造清洁能源供应基地:按照 “先进煤电 + 新能源 + 储能电站” 发展思路,探索高碳地区低碳发展新路径。目前,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95万千瓦,青于蓝、弘盛通一期独立储能电站并网发电,盂县上社1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推进。

聚力打造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大宗固废规模化利用,推动绿色循环产业集聚发展。如在河坡电厂和裕光电厂分别配套建设中科泓源、大地海科两个固废利用项目,实现电厂固废变废为宝。

近三年,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0%,高于煤炭工业3.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8.1%,高于传统产业1.1个百分点,产业 “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进一步提升。

微信图片_20241203151901

二、坚持区域协调融合发展

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 大商圈:加强 “通道 + 枢纽 + 网络” 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打造 “津海晋门” 出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首开运行,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增长34.7%。

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每年向京津冀输送电量近百亿度,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引进华储光电、弘盛通独立储能等好项目。

深度融入中部城市群建设:阳涉铁路开办客运服务工程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将形成晋东纵向 “客运大通道”;太旧高速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为区域联动发展注入新动力。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国道307/207绕城改线工程竣工通车,建设 “四好农村路”3300多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串联起40多个乡村旅游景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72个,改造更新老旧管网618公里。“阳泉硒品” 勇闯京津冀、大湾区市场,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源头化节能降碳:积极稳妥做好双碳工作,近三年完成煤电机组 “三改联动” 198 万千瓦,推进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 1.7 个百分点。

精细化防治污染:坚持 “降尘、治企、控煤、管车、应对” 五管齐下,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保持在 70% 以上,国考断面 100% 达到优良水体。阳泉被生态环境部评为 2023 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

全域化修复生态:持续实施太行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桃河水质提升及水生态修复等工程。近年来,阳泉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微信图片_202412031519011

四、坚持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就业社保:就业社保基层服务站点实现社区村全覆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入运营,“阳泉数智工” 成为全省唯一数字类省级劳务品牌。

教育:深化基础教育办学模式,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布局,近三年改扩建49所寄宿制学校,新建、改扩建24所公办幼儿园。

医疗:新建市中心医院明年投用,电子健康卡全省首发上线,“家庭专科医生 + 医药配送 + 医保报销系统” 在线运行。

养老: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打造 “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民生实事:新建一批口袋公园、健身步道。坚持用政府的 “紧日子” 换取群众的 “好日子”,每年财政支出八成用于民生事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 GDP,基本养老、医保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

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久久为功,成效渐显。阳泉市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而不懈努力。

【编辑:范蓉】

视频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