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从遥远的历史走来,向崭新的未来奔去
王亚晶
摄影 关俊龙
策划 吴荣春 关俊龙 杭涛
当回溯五千年的视野,站在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来审视临汾,才能理解这方土地的不同凡响。在临汾,捏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明的汁液。临汾,不但是山西简称“晋”的源地,而且中国最早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正如临汾的宣传语所形容的那样——“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就是回家”。
“欢迎回家”,这是璀璨文明和厚重文化赋予临汾的底气。
穿越10万年的时光,刀耕火种,“丁村人”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用手中的打磨石器敲击出璀璨文明的星星之火,这是现代黄种人的“根脉”,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穿越近4300年的时光,河汾之东,陶寺人在这片土地上夯土建邦,气势恢宏的宫墙、迄今为止最早的汉字、惊艳世人的朱书扁壶……这里成为中华文明主脉核心形成的起点,埋藏着“最早中国”的文明密码;
穿越2600年的时光,刀光剑影,晋文公在这片土地上通商宽农,创三军六卿,实现千秋霸业,从一片桐叶封唐到一场战争称霸,从独揽群雄到三家分晋,这里见证着晋国最辉煌的时刻。
……
如今,这些时光都被封印在山西博物院里,侯马盟书、晋侯鸟尊……一件件出土于临汾的文物作为镇馆之宝,供后来人反复品味、仔细瞻仰。文明并不是临汾留给历史的唯一。除了文明,还有文化。
在历史的文化长河里,戏曲曾是中国人的精神原乡。而临汾就是中国戏曲的摇篮。从尧时的《击壤歌》到舜时的《南风歌》;从秦始皇东渡蒲坂、鼓乐响道到汉武帝泛舟汾阴高唱《秋风辞》……这些深埋在临汾大地上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国戏曲的种子,撒向世界;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600年前,临汾洪洞大槐树下,无数的人们从这里出发,辗转迁徙、移民他乡。中华大地开枝繁叶,但故土始终是移民后裔的精神家园。如今,见证这场大移民的古槐成为亿万人的“根”之所系,临汾也成为“家的方向”;
“晋商”,这是山西的标签之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临汾也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巨商,他们西进陕甘宁、东抵冀鲁豫、南下江淮、北上内蒙古,逐渐形成规模群体,被称为“平阳商帮”。如今,北京依然存在两家临汾商人创办的老店——“六必居”和“都一处”,历史的车轮飞奔而过,平阳商帮“诚信经营”的宗旨一脉相承。
……
在临汾,历史从不只存在于过去。这几年,跟随山西转型的大方向,临汾也在用历史赋予它的厚重和内涵进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立足于“专业镇”建设,打造文旅新高地。尧都故里、襄汾晋作古典家具、乡宁紫砂陶、云丘山农旅……一张张新名片成为临汾高质量发展路上的一个个方向标。
如今的临汾,不仅有历史的底蕴,更有发展的活力。
在临汾的市中心,坐落着中国最高的古代钟鼓楼——临汾平阳鼓楼。这座始建于北魏的鼓楼如今依旧矗立,成为一代代临汾人的记忆。“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鼓楼门洞上方的四块匾额还带着历史的余温,短短16个字,临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来北往商埠地,千年百货旱码头”,穿越千百年的时光,昔日的晋南重镇如今成为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首要承接地、“一带一路”延伸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国家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山西省3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满载希望,满载机遇,临汾这座古老的城市从遥远的历史走来,向崭新的未来奔去。
侯马盟书:穿古越今向未来
本刊记者 明文
摄影 关俊龙
山西省侯马市是三晋大地上的历史古域。公元前585年,春秋晚期“五霸之一”的晋国迁都于此,传十三世,历时209年,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始有战国,这也是山西又称三晋的原因,侯马也因此被称为三晋的源头。200多年的建都史,给侯马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物资源,被列为“建国以来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侯马盟书就出土于此。它是研究春秋晚期晋国历史的第一手材料,为进一步探索东周时期的政治形势、社会历史、古代文字以及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成为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
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为什么要订立盟约?盟辞的内容和书写特点是什么?他们会举行怎样的结盟仪式?侯马盟书用“只言片语”记录下了那段纷繁复杂的盟誓故事,片片玉石重现着晋国晚期风云变幻、群雄争霸的岁月……
发掘 打开盟书的历史书页
“古文献记载的盟誓活动有很多,但并没有实物证实。侯马盟书是我国首次出土的与古文献相对应的盟誓实物资料,这是它最直观的价值,能让人们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中华文明的血脉。”提到侯马盟书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时,山西大学考古学系教授谢尧亭对记者说道。
除此之外,侯马盟书还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用软笔书写并且篇章完整的古人手书真迹,是继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商周时期铜器铭文、战国至汉代竹简以来,中国早期文字的又一重大发现。作为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文物,其不仅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实物,更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
“1961年,侯马晋国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遗址保护范围内,任何基本建设用地之前都要进行考古勘探工作。”采访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馆员田建文向记者讲述了侯马盟书的发现过程。1965年11月,根据城市规划,侯马市新田南路要建发电厂,考古人员在建设工地一带勘探的过程中发现,在距侯马东周古城组东南约2.5公里处,东西长70米、南北宽约55米的范围内分布着400多个长方形竖坑,坑内葬有牛、马、羊和玉币等物,随后开始了挖掘工作。
由于当时人手不够,所以参与挖掘的还有一批曲沃县农业中学勤工俭学的学生。12月,有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捡到了一些石片,这些石片上有着密密麻麻的用朱砂写的字,学生们只觉得很新奇,你一片我一片拿走,没有人意识到这些石片的重要性。当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陶正刚正在工地值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察看了现场,随即向学生们宣传了这些文物的重要性,并和其他工作人员将这些石片重新收集保护起来。这些石片就是最初被发现的侯马盟书。
从1965年11月至1966年5月,侯马盟誓遗址的发掘历时7个月,共发掘长方形竖坑326个,其中42个竖坑内发现有写在玉、石片上的盟书1500余件。出土的盟书中,以石质居多,占到三分之二,形体以圭形为主,最大的长32厘米、宽3.8厘米,最小的长18厘米、宽不到2厘米,薄如纸片,也有圆形及不规则形状,共有一千余件(包括断残、字迹不清和脱落无字者),其中可以辨识临摹的有656件,辞文多以朱笔书写,少数为墨笔,字数多则200余字,少则10余字。
侯马晋国遗址发现古文字的消息很快传到太原、北京,国家文物局立即派文物专家谢辰生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颔前往侯马,之后由侯马文物工作站的张守中临摹、张颔执笔写出土情况和初步考释。后来张颔写成《侯马东周遗址发现晋国朱书文字》一文,谢辰生带了几件标本和这篇文章回到北京后,请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看,郭沫若随后写了《侯马盟书试探》一文,将这批“朱书文字”命名为“侯马盟书”,并发表在1966年的第二期《文物》杂志上,拉开了侯马盟书研究的序幕。
然而,侯马盟书的整理过程并不是很顺利。1966年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整理工作被迫中断,只能先将资料入库封存。直到1972年《文物》杂志复刊要出版山西专号,要发表侯马盟誓遗址简报时,张守中才去侯马再次选摹盟书标本。之后考古学者陶正刚、王克林整理了《侯马东周盟誓遗址》简报,郭沫若写了《出土文物二三事》。至此,侯马盟誓遗址的全面系统整理工作再次停歇。
1973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到山西考察,张守中向其提出应重视侯马盟书的整理工作,得到支持后,于当年8月成立了由张颔、陶正刚、张守中三人组成的盟书整理小组,他们用了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于1975年年底完成了《侯马盟书》的报告稿,1976年12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掀起了侯马盟书研究的高潮。1995年,侯马盟书被列为建国以来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研究 盟书里的晋国故事
据田建文介绍,在礼崩乐坏、政权下移的春秋时代,权卿之间为了打击敌对势力,会互相结盟,彼此之间靠盟约和誓词来约束。在这一社会环境下,盟誓成为当时的一项主要社会行为,当时用来记载结盟仪式情况和盟誓内容的文书就是发掘出来的“侯马盟书”。
古代的结盟活动一般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任吉琨璋对侯马盟誓的过程作了详细讲解。首先由主盟人召集参盟人一起到盟誓地点,然后将盟誓内容抄录到每一片玉石片上,其中参盟人的名字先不书写,到举行盟会时才将名字填上去,之后一式两份进行歃血盟誓,即杀牲取血将之涂在嘴唇上进行宣誓,最后将一份盟辞藏于盟府,一份和牲畜、玉器等祭祀物一起埋入祭祀坑中。藏在盟府中的一份用来备查,祭祀坑中的另一份用来告知神明监督。参盟人若有违背,将按照盟誓文辞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惩处。
据张颔先生考证,盟书的盟誓时间是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9年,是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的盟誓活动的记录,其主盟人为赵鞅。根据《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公元前497年,赵鞅为索取“卫贡五百家”而杀死了他的远族赵午(又称邯郸午),由此揭开了战争的序幕。赵午死后,赵午之子赵稷和六卿之二的范氏、中行氏结成了军事联盟,对赵鞅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赵鞅曾一度失势,由晋国都城退回到了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的晋阳古城)。第二年,赵鞅获得了六卿中的知跃、韩不信、魏曼多的帮助,又回到了晋国都城,先“盟于公宫”,而后又得到知跃的直接支持。自此以后,赵鞅一方面巩固自己的宗族,一方面向他的政敌展开了政治上、军事上的反攻。据研究,侯马盟书记载的就是赵鞅为团结宗族、打击政敌而举行的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盟誓活动。
除此之外,学界也有赵敬侯章和赵桓子嘉等说,“虽然起止时间和主盟人的身份如今仍有争议,但侯马盟书最早的记录还是跟赵鞅有关。”吉琨璋表示,有些历史永远都是“秘密”,未知才是考古学的魅力所在。
对于盟书的分类、盟誓内容,学界也一直有不同的意见,郭沫若、唐兰、陈梦家、冯时、裘锡圭、黄盛璋、谢尧亭、田建文、降大任等学者都发表过各自的看法。后来,谢尧亭教授参考各家意见将其分为六类,即宗盟类(要求参盟人效忠盟主,一致讨伐敌对势力,是主盟人团结宗族内部的盟誓)、委质类(要求参盟人表示同逃亡的旧主断绝关系,并制止其重返晋国)、纳室类(参盟人表示盟誓后不再扩充奴隶、土地和财产)、主盟人的誓词、诅咒类(对某些罪行加以谴责的诅咒文)、其他类(少数残碎的盟书,内容特殊,辞句支离不全,无从了解其全貌)。
“这些盟辞大部分都是用红色的朱砂写的,只有诅咒类是用墨笔写的,这与当时的北方文化特色有很大的关系。另外,每一类盟书都有统一的格调体例,只是参盟人不同。”谢尧亭教授解释道。
弘扬 晋风徐徐吹向未来
文物是人类文明在发展中沉淀的精华,是历史和国家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让文物活起来,“要让文物说话,要让历史说话,要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近些年,侯马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在侯马盟书的保护、展出、弘扬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侯马盟书自1965年发现以来,众多考古学专家不断深入研究,其承载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不断被挖掘出来,但如何能把这些学术层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展览语言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游客能够真切了解与触摸到历史文化,这是数智时代各地方博物馆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侯马当地一直在探索努力的方向。
“文物要‘活’起来才能将文化传承下去,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文化赋能,为游客打造一个可及性更高的文化体验新场景是非常重要的。”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馆长高青山说道。
文物“活化”,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晋国古都博物馆位于侯马市晋博园内,共分两大部分四个展厅,展出文物500余件,是一座集中展示新田时期晋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可以看到,西楼一厅的南部改为了“盟誓春秋—侯马盟誓遗址”主题展,展厅内的每一件展品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解说,其中有6件侯马盟书原片,小小的玉石片上字迹已漫漶不清,只留下淡淡的红色字迹。除了实物陈列,整个展厅还通过图版、考古笔记、书法摹本、3D影像解说、挖掘现场复原等方式全方位展现了侯马盟书出土、整理、研究过程及其当代价值,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和体验到与盟书有关的晋国文化。
除了在博物馆改造上发力,侯马市还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高水平打造文化景点群与特色品牌相融合的“晋国古都·公园城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开了文旅融合的新篇章。“我们规划的侯马晋国·盟誓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目前已经获批。”侯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毛栋慷带记者参观了位于侯马市新田路原侯马热电厂厂区内的项目基地。据毛栋慷介绍,该项目由晋文化广场区、遗址展示区和博物馆区构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遗址本体修复、遗址公园展示和现场展示馆、研究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一个沉浸式体验晋国古都文化的场景,让久存的历史文化瑰宝绽放时代光彩。
侯马盟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其对于研究我国的书法艺术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上承甲骨文、金文,下启小篆、隶书,既不像甲骨文那样契刻而成,也不像金文那样范铸而成,而是古人手书真迹,由于辞文书写出自多人之手,所以字体风格有的浑厚凝重,有的飘逸洒脱,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一枝奇葩。”侯马盟书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侯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雨生说道。
侯马市非常重视对侯马盟书书法艺术价值的弘扬,在宣传和传承“盟书体”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从2014年成立侯马盟书文化研究会以后,每年都会举行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展览会。目前在全国各地已经举办了十多场关于盟书历史和书法作品的展览,如“寻盟之旅”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晋邦之盟”侯马盟书出土五十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展、“作庐风华”张颔先生艺文展等,让更多人感受到侯马盟书的艺术魅力。
值得期待的是,侯马盟书书法将应邀参加2024年3月在太原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侯马盟书配套特展。“全国书法篆刻展是我国书法界四年一度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此次受邀参展,将使全国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深入了解侯马盟书,从而进一步提升侯马盟书在中国书法艺术界的地位。”高青山说道。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侯马盟书生动地记录了春秋晚期那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细节,是晋国最后阶段的文物见证,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山西的一张重要历史文化名片,侯马盟书从东周“穿越”而来,如今正在焕发出新的光芒,在助力侯马走好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之路的同时也推动着中华文明行稳致远。
唐人居:藏在木头里的历史记忆
耿漫林 王亚晶
摄影 关俊龙
“丁陶古韵,根脉襄汾”,这里是襄汾。也许你没有听说过襄汾,但一定听说过“丁村人”。在襄汾县丁村遗址,发掘出了距今大约10万年的“丁村人”打制石器制作营地,“丁村人”用手中的石器敲击出了璀璨文明的星星之火。10万年前的襄汾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如此发达的手工制造技术,10万年后的襄汾依旧在手工制造领域绽放着光芒。
2023年6月18日,2023首届山西(襄汾)“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博览会在太原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襄汾县作为晋作家具的主产地,汇聚了以唐人居、晋源古韵、唐韵为代表的诸多襄汾古典家具生产企业携各自产品参展。2023年12月4日,山西省新型工业化推进暨制造业振兴升级大会召开。会上,第二批8家省级重点专业镇获得授牌。襄汾县被授予特色轻工(工艺美术)类专业镇——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而唐人居古典家具文化有限公司作为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的一张“精品名片”,正在熠熠生辉。
晋作家具之源
山西简称“晋”,晋作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晋作家具注重实用且用料大器,追求朴实无华的材质美、豪放粗犷的风格美、高大威猛的形态美和大全大满的样式美,与苏作、京作、广作并称为中国四大家具流派。而襄汾县又在晋作家具制造上独占鳌头。
襄汾县位于古平阳府近畿,历史上就是日用家具的制作与集散地,有着悠久的晋作家具传承历史。明代以来,在南北家具艺术的交流中,襄汾县取他人之长,扬自身之优,避材质之短,创造出了以楠木、榆木、楸木为材,经煮、泡、烤、磨、漆、光以及披麻、披灰、髹漆、打蜡等复杂的工艺流程,制造出极具自身特色又具北方地域风格的家具。清代乾隆年间,我国各地家具才开始有分支流派,“晋作家具”的概念也在此时出现。清朝末年,汇通天下的晋商们在建造雕梁画栋的高墙大院时,各式各样精美的晋作家具也成为“重头戏”。如今,这些家具中的珍品有的流落民间,有的被陈列在襄汾县南贾镇东牛村山西唐人居文化产业园内的全省首家晋作家具博物馆里,它们就静静地“站”在或“躺”在那里,讲述着一根根木头的故事,诉说着历史的记忆。
唐人居文化产业园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园区,传统文化的魅力扑面而来,在这里不仅能看到老院子、老牌楼、老木雕、老砖雕、老石雕等各种老物件穿越历史,焕发新生,还能看到晋作家具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唐人居文化产业园于2022年建成,隶属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公司。这家公司是中国红木家居行业三十强企业,也被评为“山西省十大文化品牌”之一。与现在大多数企业现代化的办公场地设计不同,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公司的办公场所是一座气势恢宏、极具山西晋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这座古院,是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运建异地高价收购,将原建筑的每块砖瓦、石雕都拆解下来进行标号,搬运到此地后遵循原有的规制复建而成的。
1988年,17岁的曹运建跟着村子里的人一起回收老物件儿赚取差价养家糊口。在回收老物件儿的过程中边看边学。随着古玩行业逐渐兴起,收古家具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于是在1989年,他创立了自己的木材加工厂仿制古典家具出售,而这个加工厂就是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的前身。通过对古家具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曹运建开始舍不得卖出去自己收来的老物件儿了,每次他端详古典家具时,都会感叹中国古典之美。渐渐地,他在晋作家具的收藏和仿制中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曹运建说,“古典家具在实用的同时,还融雕刻、油漆、绘画于一体,家具造型容纳了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喜剧人物、传说故事等内容,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传统思想都反映在家具上。当你使用一件件古典家具时,你才能理解中国古人‘坐有坐相’的深刻含义,当你在古典家具中看到一个个雕刻的故事,一幅幅绘制的图画,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真善美。”
曹运建从一件件古家具中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精湛的手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家具实物渐渐减少、工艺技术记载的断档,晋作家具的制作技艺濒临失传,为了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曹运建寻访家庭承袭和秘籍单传的工匠师傅并拜师,虚心学习技艺,将“龟裂断纹漆”“镂空雕刻与镶嵌”“五彩与描金”等失传已久的传统工艺传承了下来。通过与国内古典家具的泰斗王世襄、收藏大家马未都等的接触与请教,曹运建对古典家具的理解从实体家具走向了传统家居文化的研究,了解的越深就越想把这些文化保留传承下去。
带着这样的想法,2018年,曹运建设立了山西唐人居晋作家居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综合多功能,集灯、光、声于一体的多媒体和陈列的书籍、史料相互融合,介绍了晋作家具的发展、渊源,能够实现多人互动学习。在家具生产工具板块,整齐陈列的锯、推、锥、刨、线等老物件展示了家具制作的全流程、全过程;在晋派建筑构件板块,精美的石雕、砖雕、铁艺展示了晋南建筑的风格和精巧;在生产生活用具板块,传承数百年的铁犁、簸箩等物件展示了晋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在家具展示板块,宋元明清时期的椅凳、床榻、桌案、柜架、神龛等五类20余种,全面展示了晋作家具丰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传承
为了发扬山西古典家具之美,让晋作家具更好地“走出去”。曹运建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与相关机构合作,除了设立晋作家居博物馆,还开展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的培训和传授,培养年轻一代的技艺传承者。此外,还组织了非遗文化节、展览、讲座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广古典家具文化,增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曹运建表示,“唐人居”的理念是不仅要做生意,更要挽救山西古文化。明清家具代表中国传统家具的最高水平,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与雕刻艺术的各种技巧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儒学、禅理的审美内涵,在实用功能与艺术欣赏价值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唐人居”一定要抢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要进行保护和传承。
从家具制作与销售到古典家具文化展示与传播,从制作技艺挖掘到非遗申报与创新,“唐人居”成功打造了山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示范产品,是山西省古典家具制作生产和技艺传承的典范。作为晋作家具的龙头企业,三十多年来,“唐人居”从收藏散落在民间的明清家具到继承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从修理明清家具到仿制明清家具,再到以珍贵木料为原料制作家具,不断挖掘、传承、创新晋作家具的历史传统和制作工艺。
近年来,山西省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临汾市专业镇2023年行动计划,都将专业镇作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襄汾县借着这一东风,大力打造晋作家具专业镇,为晋作古典家具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唐人居”晋作古典家具不仅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还远销欧美等地,构筑了规模庞大的消费供给市场,成为临汾市乃至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唐人居”在受惠于政策的同时也积极响应政策。除了晋作家居博物馆,还打造了文创臻品馆、晋作家具展览馆、红砖艺术体验区、明清建筑体验区、乡村记忆砖瓦长廊体验区和百亩竹园体验区。在唐人居研学基地,一面“非遗大师工作室”的牌匾悬挂于朴质的青砖墙壁上,穿过不大的房门,里面却别有洞天:艺人正手持刻刀,在青砖上刻绘着莲花、鲤鱼、云纹的图案;正在拓碑的艺人手持棕刷在宣纸上拂过,遒劲的大字跃然纸上;正在修复旧家具的艺人或锯或刨,让有上百年历史的物件重焕生机……来此研学的学生们,通过看古建、知历史,体验非遗技艺、感知文明积淀,开启身栖自然的游学之旅。
从单一的古典家具制作企业到集古典家居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研学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唐人居”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寻常细微之物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珍藏于有限之中。就像那些被收藏下来的古建筑、古家具一样,中华文化也被像“唐人居”一样的企业传承保留了下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没有被史书记载的故事和技艺。但是,匠人们通过手把手、口口相传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文化和技艺以家具的形式保留下来,并传承给后代。这些古老的技艺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机会。
本文刊登于《记者观察》2024.01(上) 第1期 总第621期,未经许可不得转载